六牦牛部
唐代吐蕃十部落之一。初主要分布于今甘青川藏区交界处。为藏文“bod ka gyag drug)之对音意义。敦煌藏文文书载:“聂墀(赤)赞普,……做了六牦牛部之王”。据考,似与汉嘉郡旄牛夷有关。又称越巂羌,后西迁西藏高原。
唐代吐蕃十部落之一。初主要分布于今甘青川藏区交界处。为藏文“bod ka gyag drug)之对音意义。敦煌藏文文书载:“聂墀(赤)赞普,……做了六牦牛部之王”。据考,似与汉嘉郡旄牛夷有关。又称越巂羌,后西迁西藏高原。
鲜卑姓氏之一。以部为氏。依附鲜卑乞伏氏,同居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一带。随同乞伏国仁起兵。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建西秦,该部乙旃
即“长庆会盟碑”(370页)。
即“乌纥”(328页)。
?—约1334元代云南大理第八代总管。亦称信苴义。白族。大理人。※段俊族弟(一作子)。元惠宗元统元年(1333,一作文宗至顺三年,1332)袭职,封承务郎、蒙化知州。因助兵镇压中庆路(治今昆明)阿容术
见“白纳长官司”(608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这一。亦作三屯河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设。《满洲源流考》作三屯河卫,并说清代有三屯河地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480里,即辉发河之上游,也河之北有辉发城。
见“忽把卫”(1488页)。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101—1113年,凡13年。
书名。又作《青塘录》。1卷。北宋李远撰。远,绍圣年间(1094—1098)武举人,官镇洮(今甘肃临洮),后授右班殿直。元符三年(1100)七月,奉命随军进入湟水流域,占唃厮啰政权辖地。于军前记所经历见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博巴或博日、博米。因地区不同,又称康巴(西康康区)、安多哇(甘青地区,又称多麦巴)、嘉绒哇(四川阿坝藏区)等。分布在西藏、甘、青、川、滇5省。解放后分布在一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