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社会一种“兵民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战争需要,将原来女真族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即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复增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合为八旗。旗制规定,每旗(满语称“固山”,“旗分”之意)辖五甲喇(汉译参领),每甲喇辖五牛录(汉译佐领),每牛录由300人编成。创建八旗组织时,据记载满洲牛录有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牛录(今有人考证为200多个)。每旗所辖的牛录数和牛录下的丁数,时有变化。凡八旗成员分别隶于各牛录之下,平时从事生产,战时负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崇德七年(1642)又先后将降附的蒙古人和汉人,分别编为“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共同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清初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控制。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称为“下五旗”,初由诸王及贝勒等分统,雍正时加强中央集权,严格区分旗分佐领和府属佐领的隶属关系,旗分佐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八旗是清朝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创建之初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方面的职能。与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以后,清统治者把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俗称“京旗”,把其余部分派到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为“驻防八旗”。清统治者为加强对本族和全国人民的控制,建立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等,与绿营共同构成统治全国的强有力工具。其军事职能日益增强,而生产职能日益缩小。在东北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并存,旗人和民人不仅在统属上不同,在政治待遇上亦不平等,旗人远胜于民人,而旗人中又有满、蒙、汉军的差别。清代在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佐领制”和在蒙古各部中实行的“盟旗制度”,都是在八旗制度的影响下,因地制宜而创造出来的。

猜你喜欢

  • 李保

    ?—336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雄庶子。玉衡二十四年(334)十月,兄李期即帝位后,封镇西大将军、西夷校尉、汶山太守。玉恒二年(336),无病而死,时人皆云为期

  • 栖林

    旧时鄂伦春族的他称。亦称麒麟、齐凌、乞林、奇勒尔等。来源有三说:一说因清代鄂伦春族与别族商贾互市地点名齐凌而得名,音转为“麒麟”;二说因其散处大、小兴安岭中以捕猎为业,与“林木中百姓”、“树中人”一样

  • 也孙铁木儿

    1276—1328元朝第六代皇帝。又译也孙铁木而、也孙帖木儿。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曾孙,晋王※甘麻刺长子。成宗大德六年(1302),袭父晋王位,镇守北边。仁宗皇庆元年(1312),受南康路65

  • 哈喇和卓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即今新疆吐鲁番东卡拉和加。其南旁即著名的高昌故城。

  • 纳喝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耶悔水及窝谋罕城一带。其地约当今吉林省敦化市以北地区。景祖乌古迺时(1074年前在位),其部长已听命于乌古迺。肃宗颇剌淑时(1092—1094年在位),已被统一到女真共同

  • 札克塔尔

    ?—1812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先世乃金川土番人,张氏,父被索木诺所杀,年未及20,密献入金川路径于将军阿桂,随征,擢守备。高宗怜之,命隶内务府旗籍,擢二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兼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嘉

  • 垛落土蛮

    见“多罗土蛮”(851页)。

  • 阿灵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作阿连泼。他称小白彝或干彝。主要分布在云南鹤庆、会泽、禄劝、弥勒、宜良、路南、富源、寻甸、师宗、罗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鲜弄

    傣语音译,亦称“布格”,意为“大伙头”。旧时傣族封建土司对其统治下的拉祜等族大头人的封号。如云南省澜沧县糯福区就由孟连土司加封六个“鲜弄”,发给委任状和礼物。每个“鲜弄”下辖若干“鲜”,意为“伙头”,

  • 登里罗没密施颉翳德密施毗伽可汗

    见“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1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