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诸盟之一。以车臣汗部二十三旗在克鲁伦河北巴尔和屯会盟得名。东接呼伦贝尔,西界察罕齐老图,南抵大漠,北邻俄罗斯。为喀尔喀蒙古东路。地宜畜牧,有矿产及盐池。清代直隶理藩院。民国初年由驻库伦办事大员节制,1924年归蒙古国。辖地约当今蒙古国东方、苏赫巴尔托、肯特等省及东戈壁省一部分。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诸盟之一。以车臣汗部二十三旗在克鲁伦河北巴尔和屯会盟得名。东接呼伦贝尔,西界察罕齐老图,南抵大漠,北邻俄罗斯。为喀尔喀蒙古东路。地宜畜牧,有矿产及盐池。清代直隶理藩院。民国初年由驻库伦办事大员节制,1924年归蒙古国。辖地约当今蒙古国东方、苏赫巴尔托、肯特等省及东戈壁省一部分。
①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60—465年,凡6年。 ②高昌国王麹□年号。551—554年,凡4年。
隋时龟兹王,又作白苏尼咥。王族白姓。在位时拥兵数千。大业(605—618)中,遣使入隋廷贡方物。与隋保持和好关系。
世职官名。清代列帝的侍卫官。顺治间(1644—1661)置,于散秩勋旧及后裔内奉特旨恩授,随时宜而增设,无定员,秩视二品。其制如康熙七年(1668)定,恩格德尔额驸、巴克贝勒之归附先诸蒙古人,令其后裔
书名。柯绍忞撰。257卷。内本纪26卷,志70卷,表7卷,列传154卷。1920年成书。1930年修订付印。作者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入翰林院后,借馆藏《永乐大典》等书,抄录有关元代史料,又博
官署名。理藩院前身。后金、清廷用以管理、控驭漠南游牧蒙古(内蒙古)各部而设。当成立于天聪六年(1632,一说崇德元年,1636)。承政,初为阿什达尔汉、达雅齐塔布囊;其参政,初为尼堪(纳喇氏)、扈什布
旧时西藏地方封建政权为保证各驿站所需人畜差役随派随到而规定的一项制度。由负担※宗解和※萨璀差的※差巴按其负担的耕地※岗墩数,事先派出乘畜、驮畜和人夫轮流到交通要道各驿站等候,以便供持※乌拉牌票的过往官
见“按出虎水”(1623页)。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喀鲁哈河源。东至哈勒占,西至达斡得额沁乌苏,南至哈坦乌苏,北至布尔噶苏台鄂博尔商达。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五十年(1711)土谢图汗察浑多尔济第四子车凌巴勒后裔以札萨克
见“八旗汉军”(28页)。
地名。所在有二说:一说在朝鲜钟城与稳城间,因图们江分流而形成的小河岛。清同治六年(1867),朝鲜人越江开垦,呼为“垦土”或“垦岛”,遂讹为“间岛”,又称古间岛;一说即图们江流至朝鲜茂山下游左岸光霁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