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

书名。原名《蒙古秘史》,蒙古语为《忙豁仓·纽察·脱卜察安》。不著撰人姓氏。明刻本12卷。《永乐大典》收录本15卷。原为蒙古皇室秘籍,藏国史院。元亡,明人得之,分段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及旁译、总译,共282节,题《元朝秘史》,用作四夷馆生员学习蒙古语的教材。后世学者多按节编号引用。蒙古文本已散失,今仅存明人译本。书末称鼠儿年写毕,经考定约为蒙古窝阔台汗十二年(1240,庚子),但亦有戊子(1228)、壬子(1252)、甲子(1264)诸说。书中记载蒙古各氏族部落源流,成吉思汗先世谱系和本人生平功业,及窝阔台汗统治前期的部分活动。与《圣武亲征录》、《史集》等书互有异同,可资参证。是研究蒙古国建立前后社会组织、政治军事制度、经济生活、部落战争等方面最重要的史料。此书还是13世纪蒙古语的典范文献,书中保存有大量古蒙古语语词,语法,有很多韵文和文学描写手法,历史语文学,文学价值亦甚高。通行有《四部丛刊三编》本,影印顾广圻监抄本,并配有明刻本残叶,为最佳的12卷本。国内对此书的研究逾2百年,国外研究亦近百年,均作有不少考证和注释,蔚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现有日、俄、德、法、英、捷、匈、土等文种的译本。

猜你喜欢

  • 元定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修撰。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诸实录修成

  • 夏捺钵

    见“捺钵”(2037页)。

  • 鄂尔多斯左翼后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牧地东界归化城土默特地,西界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南界左翼前旗,北界乌拉特旗。汉沙南县地,隋唐为胜州榆林郡治,明嘉靖中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

  • 异姓完颜

    见“完颜”(1142页)。

  • 尚木多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境,驻牧于伊克乌兰西南之切隆、知候里塘、木里等地,原居黄南州同仁县奇麻地方,清咸丰(1851—1861)年间迁到刚察地区。先祖玛久原系小头目,仅辖3户,因勇敢善战,劫富济

  • 突骑施贺逻施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伊犁河中下游北岸。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突骑施贺逻施啜。显庆二年(657),唐平阿史那贺鲁后,其地归唐,

  • 辉特下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二十年(1755),汗车凌女婿达玛��率属众40余户降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

  • 腊都

    又作辣都,景颇语音译,即“老四”。“都”原意应为“点燃”或“煮”。景颇族传说时代人物之一。据说他发明了以竹片磨擦起火,其法是用竹块一片,挖一个小槽,槽中有小孔,孔上置火草,然后放在另一块竹片上来回磨擦

  • 附离

    参见“附邻”(1259页)。

  • 托河路协领公署

    见“托河路”(7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