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都带
元朝大臣。蒙古札剌儿氏。中书右丞相※安童子。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袭任宿卫长。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即位,任大司徒,领太常寺事。摄太尉。率百官为忽必烈请谥于南郊,尊谥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是为元朝告天请谥之始。元贞二年(1296),进所译太宗、宪宗、世祖实录。为成宗近臣,赞画大政,帝及中宫都以家人礼待之。大德六年(1302)正月卒。至大二年(1309),追封东平王,谥忠简。
元朝大臣。蒙古札剌儿氏。中书右丞相※安童子。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袭任宿卫长。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即位,任大司徒,领太常寺事。摄太尉。率百官为忽必烈请谥于南郊,尊谥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是为元朝告天请谥之始。元贞二年(1296),进所译太宗、宪宗、世祖实录。为成宗近臣,赞画大政,帝及中宫都以家人礼待之。大德六年(1302)正月卒。至大二年(1309),追封东平王,谥忠简。
蒙古语音译。一作不兰奚。指官府收留的流散人口和牲畜。唐、宋时有语曰:“阑遗”,意为:路有遗物,官方阑(截)取之,待人认领,否则入官。是为此语之语源。元代社会多逃亡农民及驱口,流散四方,世祖至元二十年(
汉西域车师国王。宣帝本始二年(前72,一说三年),以匈奴召车师太子车宿为质,车宿亡走焉耆,遂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嗣王位。因联姻匈奴,教其阻截汉通乌孙道路。地节二年(前68),为汉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等
?—1648清初将领。蒙古科尔沁部人。初率众投后金,隶正红旗,授牛录额真。驻守伊兰布里库,防蒙古游牧界。天聪年间(1627—1636),屡从皇太极征明,攻遵化,袭大安口,以功授二等甲喇章京世职,升兵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和硕特人专称。首领主要为固始汗、哈纳克土谢图,色棱哈坦巴图尔之裔。清崇德二年(1637)起相继移住,初分左右两翼,由固始汗子10人分领。左翼达延汗、鄂木布、达兰泰、巴延阿布该阿玉什。
鄂温克、鄂伦春语音译。亦译作“着”、“朱”等。含义有二:(1)家、家庭或同一个※撮罗子里的人,是对父系小家庭的称呼。一般以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组成,少数包括三代人,最多的为四代人。男子中的长辈是家庭中的主
金代户类之一。凡没入官的奴婢,隶太府监为官户。又称奴婢户。
1422?—1452明代蒙古可汗。又作不花王、普化可汗、达达可汗,或简称脱脱。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长子。早年随父居东蒙古(鞑靼部)。曾娶兀良哈属部郭尔罗斯首领沙不丹(彻卜登)女为妻,生摩伦台吉。
见“完颜承裕”(1159页)。
满语音译,又作噶山大,汉译为乡长或屯长。清代东北农猎地区基层行政单位的首领。“嘎山”,村、屯之谓,各设其长以治。《吉林外记》:康熙(1662—1722)初,新满洲率属来归者,“遂编其嘎山达为※世管佐领
544或545—578北周宗室。又名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宇文泰第五子,母柔然达步干氏。初封涪城县公。魏恭帝元年(554),进封安城郡公。北周孝闵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