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历
傣语作“祖腊萨”,意为“小历”。傣族的传统历法。使用历史悠久,约自西汉元始(公元1—5年)之后不久,就逐渐接受汉族以干支和十二生肖纪时的影响,如傣语中的干支大多数是上古汉语借词。其天干称“母”,地支称“子”,与西汉时期的汉历相似。同时,也使用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纪时。至唐初已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固定历法。与汉历同为阴阳合历。年长度为365.25875日,月长度为29.530583日。现时傣历开始于公元638年3月22日,顺序连续累计至今,每年分冷、热、雨三季,平年十二个月,354日或355日,闰年13个月,384日,19年置7闰,固定置闰于九月,习惯以六月为岁首。单月30日,双月29日,隔四、五年于八月二十九日之后加进一天,称满八月。每月分上下两个半月,上半月依次叫做月上一日,月上二日……;下半月依次叫做月下一日,月下二日……。十五日月亮称“登柄”,月末一日称“登达”。并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纪日的周日法。新年举行泼水仪式,送旧迎新,节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称“腕多桑利”,算作除夕,最末一天谓“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算作新年元旦,其间一二日叫“腕脑”,意为“空日”,为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因此末一日才真正是元旦。元旦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推移。月份一般比汉族夏历早三个月。历书中使用一种自建元以来逐日累计的纪元积日数,主要用来安排历书和计算日月行星的运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