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侬智高

侬智高

1025—1055?

北宋壮族反宋首领。广南西路广源州侬峒人。壮族。其母※阿侬原为傥犹州知州侬全福之妻,后全福被交趾执杀,遂嫁商人,生子智高。13岁时杀其父曰:“天下岂有二父耶?”因冒侬姓,与其母奔雷火峒。庆历元年(1041),在母辅佐下,举兵攻占傥犹州,建立大历国。旋交趾兴师问罪,战败被擒。不久获释,被交趾委任知广源州,并辖雷、火、频、婆四峒及思浪州。翌年,赐郡王印,拜太保。八年(1048),复起兵,并上书朝廷请内附,以求一职,统摄诸部,抗击交趾掠夺,遭拒,“穷无所归”,遂与部属侬建候、侬智忠和汉族黄玮、黄师宓等起兵攻占安德州,建立南天国,年号景瑞。多次击退交趾入侵,但再三请求归附宋朝而不纳。皇祐四年(1052)四月,遂举兵反宋,率众5千沿右江东下,五月破邕州,执杀知州陈珙,开仓济贫,深受群众拥护。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自尊仁惠皇帝,设署封官。挥师东进,相继破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9州,守将多弃城遁,直迫五府经略使所在地广州城。因屡攻不下,复北上入广西,破贺、昭、宾3州。数败朝廷征剿之师,击杀宋将张忠、蒋偕,杀官吏甚众。朝廷大骇,宋仁宗遂命枢密院副使狄青为宣抚使,会同安抚使余靖、孙沔集两广汉、土兵3万余众前往征剿。次年正月,在邕州归仁铺为狄青所败,焚城遁逃,后奔大理,不知所终。一说于至和二年(1055)被大理国人所杀。

猜你喜欢

  • ??

    独木舟名。原俗称威乎、威弧、威忽等,此为近代文献记载中所造的形声结构的会意词。我国东北赫哲诸民族滨水各部落使用的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制法:截取粗直树干,中凿空而成。长可2丈,宽或容膝。头尖尾锐、形同一

  • 噶玛噶举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该派因以康区之噶玛拉顶寺为基地发迹,故名。创始人为塔波拉结(1079—1153)及都松钦巴(1110—1193)。有东西两大根本道场,先期以东部的噶玛拉顶寺为主,后期以前藏之堆隆地区

  • 刚多尔济

    ?—1767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族子。乾隆十八年(1753)“三车凌”内附时,领千余户留准噶尔。至十九年始率众随阿睦尔撒纳、讷默库投附清廷。受命入觐,封札萨克多

  • 湘江

    见“湘水”(2277页)。

  • 团练使

    官名。唐安史之乱时始置。掌地方军事,由观察使、防御使兼任。辖区大者10州,小者3—5州。后由刺史兼任,仅辖本州。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刺史,低于防御使。辽南面官各州皆置此官。西夏建国前党项首领多被授

  • 松潘卫前千户所

    明代四川卫所名。宣德四年(1429)正月增置。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时松潘卫指挥使吴玮以松潘“地临生番,近尝窃发”,而松潘卫旧有三千户所,兵力寡弱,难以控制,奏请增乒设站,加强统治,遂增置该千户所。

  • 班角楞布

    见“班楞”(1790页)。

  • 游忤

    纳西语音译,意为“殉情”。旧时纳西族青年男女反抗婚姻不能自由的一种习俗。存在于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带有庄严、浪漫色采,被视为进入玉龙天国的开端,因而少有对死的恐惧感。殉情者身着丽服,携带佳肴,一起

  • 牯脏头

    苗族主持祭祀祖先活动的头领。亦称鼓头、鼓社头。以同一血缘的家族组成的鼓社为单位举行。盛行于贵州东南部、广西融水地区。“吃牯脏”之俗,源于祖先崇拜。祈祷祖先保佑子孙昌盛,岁岁平安。每相隔7年、13年或2

  • 大傣

    参见“旱摆夷”(10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