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侗戏

侗戏

侗族戏曲剧种之一。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兴起于贵州黎平,流传于贵州榕江、从江,广西三江、融水、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地。相传为黎平腊洞侗族人※吴文彩所创。由侗族叙事大歌发展而来,同时借鉴湖南祁剧、辰河戏,广西桂剧、彩调和贵州祈阳戏等汉族戏曲,带有浓厚说唱文学的色彩。唱调有平调、哭板、仙腔及民歌调,以二胡、锣鼓、琵琶及牛腿琴伴奏。其表演程式、唱腔、化装都较简单,亦不重视人物表情,重唱不重做。故侗人多称“看戏”为“听戏”。内容朴实多彩,既有反映本民族现实生活的节目,亦有从汉族剧种移植的剧目。全部用侗语演唱、对白。刻画生动,语言丰富,易于朗朗上口,为广大侗族喜闻乐见。有《娘梅》、《莽子》等传统剧目数十种。

猜你喜欢

  • 漫水宣抚司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代置,治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清初,以安抚使向国泰归附,令世袭原职。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辖地并入来凤县。

  • 搠思监

    ?—1364元末大臣。蒙古克烈氏。野先不花孙,湖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子。泰定(1324—1328)初,袭宿卫长,任必阇赤(令史)怯薛官。文宗至顺二年(1331),任内八府宰相。顺帝元统(1333—133

  • 蒙古尊师礼

    蒙古族尊敬师长的传统习俗。古代,上至贵族、首领,下至黎民百姓都尊崇师长。成吉思汗亦然,所到之处,不分民族、宗教信仰,广收各种有知识技能的人才,给予重用,如丘处机(汉族,道教徒)、耶律楚材(契丹族、佛教

  • 海禄

    ?—1791清代将领。蒙古正蓝旗人。姓齐普齐特氏。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锋随领队大臣莽阿纳出师伊犁,征剿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叛乱。次年,随将军兆惠驻济尔哈朗。二十四年(1759),随副将军富德攻叶

  • 八立托

    蒙古斡亦剌部贵族、蒙元皇室驸马。又译不儿脱阿。其名见于《释迦院碑》。汉文碑铭称“奉佛驸马八立托”,蒙文碑铭作Barstoge。据《史集》载,为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之孙,※脱劣勒赤与成吉思汗女扯扯干

  • 巴尔鲁克鄂拉

    准噶尔山名。意谓树木丛密。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东南。原为土尔扈特部驻牧地。明崇祯(1628—1644)初年,土尔扈特部西迁后,为辉特部所据。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归入

  • 沮渠无讳

    ?—444十六国时期北凉国君。443—444年在位。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卢水胡人。北凉创建者※沮渠蒙逊子,※沮渠牧犍弟。初历受封安弥县侯、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诸军事、酒泉太守。永和七年

  • 素和贵

    唐代吐谷浑叛臣。其先世原为白部鲜卑人,后融入吐谷浑。龙朔三年(663),在吐蕃禄东赞率军大举进攻吐谷浑时,叛投吐蕃,尽言吐谷浑虚实,致使吐蕃破其国,迫吐谷浑王诺曷钵遁走凉州,吐谷浑亡。永隆元年(680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莫霍尔特里,接本部中右旗界;西至哈喇陀罗海,接本部右翼末旗界;南至察罕诺尔,接军台及瀚海界;北至察罕诺尔齐特呼拉,接本部右翼末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始任札萨克多

  • 叉康

    门巴语音译。门巴族部分地区流行的存放骨灰的公共用房。土木结构,规模大小不等,多在村庄附近,村民集体修建。人死将其尸骨焚烧为灰烬,掺泥土拌匀,做成若干塔状,置于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