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佤德昂语支

佤德昂语支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语支之一。包括佤、德昂、布朗3个语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潞西、瑞丽、沧源、西盟、孟连、澜沧、双江、耿马、永德、镇康和勐海等县,使用人口449716人(1990)。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东北部和泰国北部山区。该语支的主要特点是:辅音比较复杂,塞音分清浊,有清化或送气的鼻音,复辅音较多,尤以德昂语和布朗语最为丰富。3个语言在元音上各具有特点,佤语元音分松紧,德昂语元音分长短,布朗语元音不分长短和松紧,但有声调。3个语言都有由元音与元音组合的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辅音都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出现在音节末尾的辅音一般有-p、-t、-k、-m、-n、-η、-、-h 8个,元音(包括二合元音、三合元音)可以带辅音尾。词以单音节词为主,每个音节常常是一个有意义的单位。这些单位可作为构成多音节词的基础。多音节词中,大部分是双音节。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的区别。语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德昂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表语时,一般都要提到主语的前面。佤语疑问句的语序一般是谓语在主语之前,宾语在主语之后。定语一般都在中心语之后。布朗语、德昂语没有通行的文字;佤族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猜你喜欢

  • 沈曾植

    1850—1922清末学者。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光绪进士。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兼总理衙门章京。二十一年(1895)参与组织强学会。八国联军入侵后,赞同“东南自保”,奔走于江南各

  • 马镇江

    1821—1920近代武术家。字静源。四川成都人。回族,父为武林高手。幼承家学。习“排打功”。后至各地寻师访友,博众长,自成一体,世称“马派”。尤擅腿功,称“无影腿”。曾从著名经师、著述家马复初,学习

  • 乌凌阿

    ?—1826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瓜尔佳氏。以前锋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擢头等侍卫。道光三年(1823),授伊犁领队大臣、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六年(1826),叛军逼喀什噶尔城(今喀什),奉庆祥命回援,

  • 蕃和郡

    地名。西夏重镇之一。夏景宗元昊立国称帝前,于大庆元年(1036)升州郡,以肃州(今甘肃酒泉)为此郡,置宣化府。

  • 恶拉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村寨专管庄稼的人。每个村寨人数不等,由群众推举,负责安排村寨的播种、除草、积肥、收割及砍柴等生产事宜。与群众共同商定时间,不能按时完成者,由寨众帮助。春播后由其轮流巡

  • 喃字

    15世纪以后越南借用汉字和仿照汉字形式书写越南语所创造的文字,称“喃字”。京族迁入我国后,沿用为本民族民间土俗字。采用汉字构字方法,以汉字表音表义(左边表音,右边表义)。因其笔划过繁,结构复杂,仅限于

  • 滇海虞衡志

    地方志书。清檀萃(字岂田,号默斋,安徽望江人)撰。作者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滇任禄劝知县,后掌省育才书院。仿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作,惟成大志多记见闻,而萃多钞录旧书。成于嘉庆四年(1799),凡

  • 宏化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鸿化寺、弘化寺,藏语称“作摩卡”,意“犏牛城寺”。在青海民和县转导村。初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赴京,封“大慈法王”,途经此地,授记建寺,由其徒释迦崔

  • 莎车府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直隶州改置。治所在今新疆莎车城。辖蒲犁厅(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楚州(治所在今巴楚县东南)及叶城、皮山2县。管领村庄184处,30驿站,32卡伦及布鲁特

  • 清水夷

    宋代少数民族名。又称羁縻十州五囤蛮。庆历(1041—1048)初,泸州(治今四川泸州市区)上言:“管下溪洞十州,有唐及本朝所赐州额,今乌蛮王子得盖居其地。部族最盛,旁有旧姚州,废已久,得盖愿得州名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