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伯咄部

伯咄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隋书》称其“在粟末之北”,约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的拉林河流域(旧说在伯都讷,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境)。隋代为七部中之大部,有“胜兵七千”。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住半地穴式的房屋。隋末唐初臣属高丽,在唐与高丽战争中,助高丽作战。唐总章元年(668)高丽国亡后,其部众奔散;留居故地者,后加入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此后不见于史。

猜你喜欢

  • 陈告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埿绿能啰”。属中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6都案、17案头。

  • 太仆寺右翼牧厂

    清政府直属牧场之一。位于张家口西北。东至察哈尔正黄旗界,西邻察哈尔镶红旗,南接大同边界,北抵察哈尔正红旗。东西距150里,南北距65里。厂官吏驻齐齐尔汉河地方。其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左翼前旗一带。

  • 呼伦

    见“忽剌温”(1488页)。

  • 积石山

    ①山名。其名始于春秋。唐时有大积石山与小积石山之分。大积石山,《唐书》称紫山,又称阿尼玛卿山、玛积雪山。“阿尼”,安多藏语音译,意为“先祖老翁”;“玛卿”,古代藏族部落姓氏,意为“美好幸福”、“雄伟壮

  • 彰宝

    ?—177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鄂谟托氏。乾隆十三年(1748),由翻译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十年(1765),累官山西巡抚,与直隶总督方观承会勘察哈尔右翼牧场余地,属山西丰镇厅可耕者2万3千余顷。

  • 大头目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西盖尔道”,意为“大部落”。住牧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的西牛牦、巴音、康丰等地,操东部裕固语。共有9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苏勒都斯(汉姓苏)、蒙戈

  • 凡利

    见“斡里”(2424页)。

  • 罗桑赤烈

    1860—?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孜仲。二十九年(1903),任堪仲,后被代本擦绒巴派往春丕谷,先后于格乌岗、干坝宗与侵藏英军谈判。次年,被委任为喇嘛噶伦。宣统元年(19

  •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

    参见“哈柯文化促进会”(1644页)。

  • 骨吐

    见“骨咄”(16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