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山
今长白山在南北朝至隋代的名称。古称不咸山,一作徒太山,亦称太皇山、大白山。“从太”为靺鞨语,中原人称太皇。近世研究者或说“徒”为“从”之讹,或以“徒太山”为是。有谓“太皇”之“皇”本为“白”之误。古勿吉、靺鞨族分布该山之北,相传对此山甚敬畏,致山中野兽皆不敢捕杀。辽金时称长白山。
今长白山在南北朝至隋代的名称。古称不咸山,一作徒太山,亦称太皇山、大白山。“从太”为靺鞨语,中原人称太皇。近世研究者或说“徒”为“从”之讹,或以“徒太山”为是。有谓“太皇”之“皇”本为“白”之误。古勿吉、靺鞨族分布该山之北,相传对此山甚敬畏,致山中野兽皆不敢捕杀。辽金时称长白山。
①地名。因山得名,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又名河池、百顷、氐池、仇夷、瞿堆。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北)。因山筑城,四面壁立,峭绝险固。上有平地,方20余里,田百顷,泉99源。可引泉灌田
藏传佛教萨迦教派对其五位祖师的尊称。五祖之称始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第五祖※八思巴为帝师大宝法王时。初,乌思藏款氏家族贡觉杰布于藏历水牛年(宋熙宁六年,1073)建萨迦寺,任本寺座主,其后继任
见“那彦宝”(930页)。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西五十里什报齐村北大青山之阳。蒙古语称纳苏达阿萨拉勒图苏默。清顺治十二年(1655)建。康熙年间大殿落成,呈报清廷,康熙帝赐名慈寿寺。由建寺者察罕迪彦齐呼图克图为第一任住持,
清初武官。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世居乌苏(今吉林省伊通县)地方。崇德三年(1638),从征明山东,克济南府,赐号“巴图鲁”。四年,授牛录章京世职,加半个前程。六年(1641),随军围明锦州,屡立战功
侗族、土家族传统食品。又称油茶汤。流行于广大侗族、土家族地区,亦为与侗族杂居的苗、瑶、壮、汉各族所共同喜爱。主要有两种:用猪油(或茶油)、糯米、茶叶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时放入米花、饭豆、黄豆、花生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伊尔们河卫。永乐十五年(1417)二月,与亦东河卫同时设立。经常入京纳贡,弘治元年(1488),贡马、貂皮。在今吉林省饮马河流域。
古碑名。清嘉庆四年(1799)六月二十三日立于贵州施秉县南六合乡廖洞中寨路口土地庙两侧,左右各一,亦称六合苗民抗夫碑。右侧碑高1.04米,宽0.69米,厚0.09米。碑额无题刻,碑文分作29行,竖刻,
见“永邵卜大成台吉”(640页)。
①汉(匈奴)刘聪年号。315—316年,凡3年。 ②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坚年号。365—385年,凡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