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亦集乃战役

亦集乃战役

①明朝和北元的一次战争。洪武十三年(1380)二月,明太祖朱元璋因故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众万余屯于和林,并不时南下袭击西北明塞,遂命驻陕西的西平侯※沐英(回族,一说苗族)出征。沐英率兵至灵州(今宁夏灵武),侦知浩特),遂挥师渡黄河,过宁夏(今银川),越贺兰山,涉流沙,经7昼夜急行军,到达亦集乃境,分兵4路,乘夜合围北元军营,俘脱火赤、爱足等,尽降其部众而归。此役结果,削弱了西线的北元势力,巩固了明朝的西北边境。 ②明朝和北元的另一次战争。洪武十七年(1384)五月,西番蒙古部落举兵反明,明太祖朱元璋命凉州卫(治今甘肃武威)指挥使宋晟等率兵征讨。兵至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哈拉浩特),俘故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吴国公伯都剌赤、平章阿来部众18000余人,收其丁壮980人补入明军,余悉放还,将也先帖木儿等送入京师(今南京)。

猜你喜欢

  •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社会一种“兵民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战争需要,将原来女真族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即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 福晋

    清代王公正室位号。亦作福金、夫金。满语,汉译夫人。原为汉语“夫人”之变音(《清史稿》作“可敦”转音,殊失本来面目)。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宫闱未有位号,后宫主位亦称福晋,如称太宗皇太极母为大福晋,多尔衮母

  • 突厥语音译,意为“村镇”、“城堡”。旧时循化(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基层行政单位。由同一地区的若干个村庄组成,并以一个较大村落为中心,管理附近的几个小村庄,相当于今乡一级行政区划单位,沿用至今

  • 广惠司

    元朝掌管医药事务的官署。掌修治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正三品。至元七年(1270)始置提举2员。后定置司卿4员,少卿、司丞各2员,经历、知事、照磨各1员。至元二十九年(1292)

  • 克烈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怯烈、怯列、客列亦惕、克哩叶特等。《辽史》称阻卜或北阻卜。《史集》载,古代其王有7子,皮肤黝黑,故称“克烈”。后诸子各成部落,自立姓氏。一说属突厥语族;另说属于蒙古语族,《辍耕

  • 涅剌奥隗部

    见“尼剌部”(664页)。

  • 乌者

    即“仆散忠义”(319页)。

  • 禁越卡私贩章程

    清朝限制青海蒙、藏族在西宁购买粮茶的措施。由陕甘总督沈兆霖、西宁办事大臣多慧奏准,主要内容为:蒙、藏族进西宁口办买粮茶,令官歇家(货店)登记循环号簿、报官查核。查有不符,即将官歇家及出卖铺户照私贩例从

  • 土古

    甘肃省卓尼地区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昆都仑歹成台吉

    见“青把都儿台吉”(1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