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原战役

五原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之一。即1940年3月傅作义部队与河套人民收复失地打击日寇的一次战役。1937年日军侵占绥远、包头等地,五原诸地沦于敌手。1940年,傅作义整训补充部队,发动群众,决定收复五原(位于内蒙古包头西北)。3月20日夜,800余名敢死队员用“掏心战术”突进五原城内,随后新三十一师攻入,对敌人分割包围。日军司令部被彻底捣毁,日伪军死伤众多,五原新城被收复。三十二师亦于21日收复五原旧城。毁掉乌加河桥,截断日伪援军,并隔河猛击敌军,然后转移。这次战役共歼灭日伪军3400余人,俘敌数百人,缴获汽车50余辆及大批武器弹药,予日寇以沉重的打击。

猜你喜欢

  • 东山瑶

    见“标敏”(1570页)。

  • 云南备征志

    书名。清王崧(字乐山,浪穹即今云南洱源人)辑。集前人纪载滇事之书而成,凡21卷。约成于道光间。有道光十一年(1831)刊本,宣统初重印。1913年云南图书馆重刊此书,后被收入《云南丛书初编》,为史部之

  • 张绥铁路

    由张家口至绥远(今呼和浩特),为内蒙古地区交通命脉之一。1909年10月动工兴建,因辛亥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费极为困难,曾两度停工,1915年9月修至丰镇。1920年5月始通绥远,全长466公里。

  • 浚宁王

    元朝诸王封爵之一。至顺二年(1331),知枢密院事伯颜受封,赐金印。一说将其列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

  • 段素贞

    即“段素真”(1698页)。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历史文物。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立。景净撰文,吕秀岩书。碑高236厘米,宽86厘米,厚25厘米,重约两吨。碑额有飞云和莲台烘托一个十字架。环绕十字架的是“螭”,左右配以百合花。正中顶部书《大秦景教流

  • 布越

    布依语和壮语音译。亦译“布雅伊”、“布锐依”、“布央依”、“布依”等。布依族和部分壮族自称。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及广西宜山、南丹、河池、来宾、龙胜、都安、柳江、柳城、上林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部

  • 杨司

    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以土官,其中1人被封为此官职,即华林杨司。由土族俗人担

  • 天马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解苏国数瞒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杜尚别城南)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下辖洛那、束离2州。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且莫车

    见“车牙若鞮单于”(2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