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云南明德学校

云南明德学校

1926年,由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倡导,在昆明成立明德小学。1929年成立云南私立明德学校。其中包括普通小学、中学和阿文专修部三部分。中、小学课程按普通学校规定授课,并加设阿拉伯文、伊斯兰教义两门课程。阿文专修部以教授阿文经典为主,辅以少量中文教材。为培养回族人才作出贡献。1931年、1934年,曾先后选送纳忠等二批学生,赴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留埃学生回国后,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学术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并在国内培养了一批阿拉伯语的专业人才。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时局动乱,中学部自1933年起中断了7年。小学部和专修部也停办或迁走。1940年始复课,因日机轰炸,学校由昆明迁往嵩明县杨林镇老猴街。1942年迁回昆明。有学生及教职员工7—8百人。1946年,中学部迁入沿河路新建校舍,增设高中,1952年,改为昆明第十三中学,明德小学改为一小、二小、三小。

猜你喜欢

  • 兀者讨温千户所

    见“兀者托温千户所”(112页)。

  • 也速

    元末将领。蒙古族。太尉月阔察儿子。初任宿卫、尚乘寺提点、宣政院参议。至正十二年(1352),随丞相脱脱南下镇压徐州芝麻李起义军,献策以巨石炮攻城,以功授同知中政院事。从父战淮西,援安丰,攻濠州;征淮东

  • 皮室军

    契丹军名。“皮室”,契丹语,又译作比室、脾室、毗室。《辽史·国语解》称:“皮室,军制,有南、北、右、左皮室及黄皮室,皆掌精兵。”宋人亦云,契丹皮室军“皆精甲也,为其爪牙。”(《宋史》卷264)据宋仁宗

  • 白腊布

    仡佬族传统工艺品。用羊毛织成的一种羊毛布。每年仲春剪下羊毛,手工纺成细线,可织出各种花纹的毛布料。因投放白腊场销售而得名。可作为制做大衣的用料。有些花纹可使布面起花,布里平板。盛行于贵州大方县等地。现

  • 桑斋多尔济

    ?—1778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额驸多尔济色布腾之子。乾隆三年(1738),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幼孤,随母和惠公主至京,教养于内廷,嗣尚郡主,授多罗额驸。十九年(

  • 喀楚特

    即“乾竺特”(1982页)。

  • 锡埒图·固什·却日吉

    ?—约1629蒙古族喇嘛学者。亦名文殊席利·固什·却日吉或班第达·固什·却尔济瓦。※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人。第三世达赖喇嘛门徒。曾应※阿巴岱汗邀请,代表第三世达赖喇嘛至喀尔喀蒙古传教,参与组织创建额

  • 蒙古比甲

    即“蒙古坎肩”(2332页)。

  • 毕兰百姓

    明代蒙古人对白莲教徒的称呼。蒙古语音译。“毕兰”源于汉语“白莲”。嘉靖三十年(1551),大同左卫(今山西左云)白莲教首领萧芹、丘富、吕明镇等反明失败,率一批白莲教徒投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受重用

  • 鲁阳蛮

    南北朝时鲁阳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荆州东北部,今河南鲁山一带。北魏景明三年(502),在鲁北鷰等人率领下聚众攻颍川(今河南许昌北)。魏宣武帝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