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达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狍皮被。因以狍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有两种:一为口袋形的,冬季外出狩猎用,入睡在里面不透风;一为敞开式的,形同棉被。双人的一般用7至9张狍皮,也有用10余张的;单人的只需5—6张。一人连鞣皮带制作,7—8天可成;单是缝制,快的只需两天。为了美观,有的被头上绣有或镶有用皮子剪的花纹。敞开式的四周皆镶边。多用冬季长毛狍皮制作,能用1至3年;毛磨掉后,可作夏季用被,还能盖1—2年。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狍皮被。因以狍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有两种:一为口袋形的,冬季外出狩猎用,入睡在里面不透风;一为敞开式的,形同棉被。双人的一般用7至9张狍皮,也有用10余张的;单人的只需5—6张。一人连鞣皮带制作,7—8天可成;单是缝制,快的只需两天。为了美观,有的被头上绣有或镶有用皮子剪的花纹。敞开式的四周皆镶边。多用冬季长毛狍皮制作,能用1至3年;毛磨掉后,可作夏季用被,还能盖1—2年。
明朝在东北所设朵颜、福余和泰宁三个蒙古卫的总称。亦称“朵颜三卫”。因该地居住有蒙古兀良哈人而得名。元代,※者勒蔑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跟随※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之子额勒只带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今大兴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武装。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工作方针的指示及1945年11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准备建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的指示要点,1946年“四三”会议后,由内蒙古
?—1282元初将领。秃立不带氏。初随诸王没赤征蜀,后从塔海绀卜、火鲁赤诸帅。宪宗八年(1258),随纽璘攻涪州(今四州涪陵县),以兵2000败南宋水军于马湖江。于横江、嘉定、宣化造浮桥,以达成都。以
古西域湖名。见《水泾注·河水二》引《释氏西域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阿耨达山即今昆仑山脉,其西北之大水为今新疆且末县一带的车尔成河,牢兰海即今新疆罗布泊。《释氏西域记》是晋代僧人
古城名。位于古牧地(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北米泉县城)。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建。分设4门:东承恩、西敷信、南旸若、北星从。光绪二年(1876)清军与白彦虎军队于此发生激烈战斗,败其众,史称“古牧地之
?—1931解放前新疆旧土尔扈特部喇嘛僧。一称“多活佛”。因母寡居时出生,于礼不合,遂托梦中受孕。西藏僧清活佛圆寂后,被寻认为其转世灵童。清廷赐名葛根(格根)。20余岁时,异父兄弟巴彦蒙库死,谋夺权位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咸丰十年(1860) 11月14日,清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15款。主要内容为:(1)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
清代拉卜楞僧伽应遵守之规章。咸丰四年(1854),鉴于该寺清规戒律逐渐废弛,由该寺第四十七任堪布吉美丹巴尼玛加以整顿所订。章程规定:凡入寺僧伽,严禁邪恶、饮酒和偷盗;无特许,妇女不得入寺内;僧伽内部禁
契丹皇族三父房之一。为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诸弟及后裔的称呼(所称“季父”,是以阿保机父的排行而论)。连同※孟父房(阿保机二伯父※耶律岩木后裔)和※仲父房(阿保机三伯父※耶律释鲁后裔)合称※三父房,或称
清代蒙古官职名。也称管旗副章京或和硕梅伦。辅佐协理台吉或管旗章京管理一般旗民事务。10苏木以下的小旗设1名,10苏木以上的大旗设2名,有两个梅伦时,通常分别冠以东、西字样,以示区别。三等台吉待遇,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