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丸都刻石纪功碑

丸都刻石纪功碑

碑名。亦称“毌丘俭丸都纪功刻石”或“毌丘俭丸都纪功碑”。立于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光绪三十年(1904)因修路发现于今吉林省集安县治西20余里之板石岭西岔(亦称小板岔)。碑已破残,仅存50字。时集安县令吴光国收之于家,金毓黻《东北通史》录其残文。对研究诸史记载毌丘俭征高句骊时间互异、丸都山所指等,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 汩咄部

    即“伯咄部”(1090页)。

  • 蒙科尔多尔部

    见“蒙额勒多尔部”(2344页)。

  • 撒拉宴席曲

    撒拉族传统民歌。长期流行于青海循化孟达及甘肃临夏大河家地区。在婚嫁宴庆时,由民间歌手唱之助兴。歌词丰富,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感强,内容生动活泼。唱时可触景生情,即兴编词。或一人弹唱,或一人唱众人和,并配

  • 绵辛

    见“耶律陈家奴”(1326页)。

  • 阿訇

    波斯语音译。又译为“阿衡”、“阿洪”、“阿浑”等。原意为“教师”。在通用于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为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通称。常有教长、宗教首领、掌教之意。一般主持清真寺

  • 向王庙

    古迹名。位于今湖北长阳县境,庙内供廪君神像。相传武落钟离山的“巴郡南郡蛮”有巴、樊、瞫、相、郑5姓,后巴氏子名务相者统管5姓,称廪君。施南、长阳等处土民皆称务相为“向王”,即“相王”。

  • 合迷里

    即“哈密”(1630页)。

  • 詹师庐单于

    即“乌师庐单于”(347页)。

  • 外蒙古

    地区名。在蒙古高原北部,约东西伯利亚之南,大漠以北。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和匈奴、突厥、蒙古等族居地。清统有其地后,分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赛音诺颜汗、车臣汗等喀尔喀四部及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由定边左

  • 羯盘陀

    见“渴槃陀”(22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