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山桓公

中山桓公

战国时中山国国君。或作��祖、桓子。白狄鲜虞人,姬姓。继中山武公为国君,传位时间不详。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6),中山国被魏将乐羊攻破,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命乐羊镇守,使李悝(李克)治理之,此为魏属中山国,鲜虞氏君臣受魏国统治。因魏和中山之间被赵国阻隔,牵制了魏国的行动,桓公遂率鲜虞部众,并在一些赤狄遗民的支持下,约于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恢复鲜虞中山国,迁都于灵寿(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北)。周安王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前377—前376),先后与赵战于房子(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及中人(在今河北唐县西南)。周烈王七年(前369),修筑长城防备赵国。进一步接受中原文化,使中山国强盛,列于诸侯。死后被追封为桓王。

猜你喜欢

  • 尚延心

    吐蕃将领。又称阎英达。达磨赞普时(838—842年在位),官至河、渭二州部落使。达磨死后,诸子争权内讧,吐蕃无主,遂于唐大中五年(851)率河渭二州吐蕃部落归唐,拜武卫将军。奏请求见唐帝,申明愿率部众

  • 私田制

    辽代募民垦田入税的一种田制。辽本以户丁定赋税,统和七年(989)六月,圣宗诏令山前山后(指今军都山、燕山南北及临近地区)未纳税户前往密云,燕乐两县(今北京密云县一带),占据荒田置业耕种,计亩纳税,是为

  • 土屯制

    清代统治羌族地区的制度。又称屯守备制。乾隆十七年(1752),废杂谷土司,在其南部之杂谷脑、乾堡、上孟董、下孟董、九子寨,设屯总守备,以投降头人充任,简称“五屯”。隶杂谷直隶厅。九子寨多系羌子。杂谷脑

  • 绥远通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高赓思纂修。光绪(1875—1908)末年成书。手抄本。40卷。卷首有征讨、诏谕、宸章、圣迹。此外,有星变、疆域、沿革、道考、厅治考、乡镇、户口、城邑、关隘、卡伦、古迹、学制

  • 白塔

    即“万部华严经塔”(106页)。

  • 聂古伯

    见“捏古伯”(1854页)。

  • 扎赉特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16世孙阿敏从科尔沁部分出,始称所部为扎赉特。初附属察哈尔部。后金天命九年(1624),其子蒙衮随科尔沁部首领奥巴归附后金,赐号达尔汉和硕齐。顺治五年(164

  • 海伦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中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升置,治所即今黑龙江海伦县。辖域东界兴东道,南接绥化府余庆县,西邻龙江府,北连讷河厅。府境沿革与※呼兰、※绥化2府略同。光绪二十四年(1898),

  • 固也

    怒语音译,意为“官贡”。参见“怒管”(1775页)。

  • 帕拉哇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全称帕觉拉康。宅第近江孜。传为不丹帕觉拉康寺一僧人的后裔,此僧因故被遂出不丹,被赐以一座后藏已故统治者的庄园。仅有1女,嫁努玛哇家族,所生子仍嗣承帕拉之名。18世纪上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