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中俄《喀什噶尔境西北界约》。1884年6月3日(清光绪十年五月初十),清朝划界大臣沙克都林扎布和俄国划界全权大臣、费尔干纳省副省长麦登斯基在新玛尔拉城签订。条约共6款,主要内容:1.划定自别迭里山口到乌孜别里山口以南的中俄边界;2.乌孜别里山口以南两国边界走向,规定中国界线一直向南,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两线之间原属中国领土的三角地带为“待议地区”。通过此约,俄国强行割占了中国喀什噶尔北部和帕米尔地区的大片土地。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中俄《喀什噶尔境西北界约》。1884年6月3日(清光绪十年五月初十),清朝划界大臣沙克都林扎布和俄国划界全权大臣、费尔干纳省副省长麦登斯基在新玛尔拉城签订。条约共6款,主要内容:1.划定自别迭里山口到乌孜别里山口以南的中俄边界;2.乌孜别里山口以南两国边界走向,规定中国界线一直向南,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两线之间原属中国领土的三角地带为“待议地区”。通过此约,俄国强行割占了中国喀什噶尔北部和帕米尔地区的大片土地。
见“耶律王祥”(1307页)。
18世纪中叶美国侵略者借口“罗佛号”水手遭高山族袭击,武装侵略台湾事件。1867年3月,美国商船“罗佛号”在台湾南部触礁,船长带领水手在琅登岸,被当地曾遭白人杀害的高山族的同胞袭击,船
旧厅名。在今吉林省大安县。元为斡脱怜万户府地。明为洮儿河卫及卓儿河地面。清初置札赉特旗。光绪三十年(1904),以该旗莫勒红冈子垦地置此厅。为清末实行放垦,割蒙旗土地而设的行政区划之一。1913年改为
1061—1113金康宗。字毛路完。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长子。辽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金穆宗卒,以世祖嫡长子承袭节度使,继任联盟长。翌年,以高丽来伐,使石适欢破之。为向苏滨水(今大绥芬河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置于元初,治今湖北恩施县西南。至正十一年(1351),改称忠孝军民府。明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更为长官司,以田墨司为长官。不久复升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因反明被
①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领伊、蒙、沱、黑、比五州。治伊州,故址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县东南临湖村西废墟;亦有多说,即:在该省依兰县附近;在松花江支流呼兰河流域;在兴凯湖以北穆棱河流域,或兴凯湖西岸;
?—1644清朝将领。蒙古族。敖汉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后裔。父岱青杜楞始号所部为敖汉部。天聪元年(1627),归附后金,赐济农号。二年,随军征察哈尔部。八年(1634),从征明,入得胜堡,由大同
藏语音译,意为“上师居所”。始于元代。萨迦派中设有此制,有“四大拉让”。在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已演变成为活佛、堪布等上层喇嘛管理其私人庄园、牧场、财物,压迫、剥削广大农牧奴和奴隶,并办理其饮食起居等私
即“独龙河”(1707页)。
苗族契约。又称砍木缺。苗民典卖产业时,无文字契约。甲乙当事者请中人为证,取木用刀砍之成缺。中人授之甲或乙为契。缺之多寡,视典卖价之多寡而殊。由卖方砍木授于买方,以1缺为10,若用百金则砍10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