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察合台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

元末明初,由※察合台汗国分裂而成。在蒙古各部军事贵族的长期混战中,察合台汗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形成※巴鲁剌思和※朵豁剌惕两大※异密(首领、统治者、军事长官)势力。1346年河中地区(阿姆、锡尔两河之间地)巴鲁剌思部异密合札罕攻杀合赞算端汗,另立答失蛮为汗;朵豁剌惕部异密※播鲁只亦于伊斯兰历七四八年(1347—1348年)在阿克苏将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拥立为汗。察合台汗国正式分裂成东西两大部分。※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继承者曾致力于汗国的统一,终归失败,只能保持其在东部的统治。史称其统治下的地域为“东察合台汗国”,《明史》称“别失八里国”,后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而察合台汗国的西部则由巴鲁剌思部异密※帖木儿及其后裔统治,史称为“帖木儿王朝”或“帖木儿帝国”。秃黑鲁帖木儿汗于1353年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汗国内的蒙古部族开始伊斯兰化。其去世后,朵豁剌惕部异密※哈马鲁丁篡夺政权,引起内乱。帖木儿王朝趁机多次入侵,哈马鲁丁在战乱中失踪,朵豁剌惕部异密※忽歹达把秃黑鲁帖木儿之少子※黑的儿火者拥上汗位,恢复察合台汗国的“合法”统治。时汗国疆界基本确定,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蒙古斯坦,东起阿尔泰山,西至塔拉斯河以东沙漠地带,北界塔尔巴哈台山至巴尔喀什湖一线,南包括天山山脉;(二)※向阳地,原西辽时期※东部喀喇汗王朝领地,包括葱岭以东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乌什、阿克苏六城地区和葱岭以西费尔干东部地区;(三)畏兀儿地,西辽时期高昌回鹘的天山以南地区,包括※吐鲁番,焉耆两地。黑的儿火者汗死后,五传至※歪思汗。其统治时期(1417—1432),瓦剌势力向西发展,进入蒙古斯坦东部。歪思汗死后,二子为争夺汗位展开斗争,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最后由长子※羽奴思汗统一全国。1487年羽奴思死后,汗国又分裂为东西两部:长子※马合木汗统治西部,都塔什干,名义上为全国大汗;少子※阿黑麻汗统治东部,都吐鲁番。阿黑麻汗两次大败瓦剌,并将疆域扩展到哈密。后,阿黑麻子※满速儿汗又统一汗国,但领地逐渐缩小,至其子※沙汗统治时仅限天山以南、库车以东地区。沙汗在一次对瓦剌的战争中死去,其从兄弟※速檀马速拥众嗣位,1570年被叶尔羌汗国※阿不都·哈林汗军俘虏,国亡,领地并入叶尔羌汗国。(表见下页)

附: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世系表

注:一些在位年系按伊斯兰历推算,故介于两年之间。

猜你喜欢

  • 王昙

    1762—1817清代学者。字仲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著作甚多,有《烟霞万古楼文集》,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载其所著《西夏书》4册,未见传本。

  •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简称《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或《三史国语解》。分类诠释《辽史》、《金史》、《元史》中民族语词的辞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由史馆史臣奉敕撰。46卷。收词1.1万余条。全书分《辽史语解》10卷、《金史语解

  • 阿鲁河卫

    见“阿里河卫”(1223页)。

  • 大贞翰

    即“大贞斡”(81页)。

  • 罕笃

    ?—约169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噶尔玛次子。康熙二十九年(1690),因叔父札萨克洪俄尔岱青为准噶尔部噶尔丹所掠,代领其众,率属入科尔沁界,附亲王沙津

  • 蕃务本署

    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时在总督府下设置的专门统治高山族人民的机构。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实施所谓“廓清蕃地五年计划”而于1910年设置,随后又在各地增设“蕃务课”(后改为“理蕃课”),以加强对高山族人民的镇压和

  • 张伯靖

    唐代元和年间溪峒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辰溆(今湖南西部)人。苗族。宪宗元和六年(811),黔川连年遭水灾,观察使窦群却强征溪峒诸族民夫修筑城郭,督役甚急,激起辰、溆州苗、侗族农民强烈不满,遂聚众起义。率诸

  • 捕鱼儿海子

    湖名。又称“捕鱼儿纳浯儿”。“纳浯儿”蒙古语意为“湖”。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贝尔湖。《一统志》作“布雨尔湖”,《水道提纲》作“布伊尔湖”。有哈拉哈河汇入,乌尔逊河流出,面积约600余平方公里。环湖水草

  • 迪化城

    见“迪化”(1427页)。

  • 莫一大王

    旧时壮族供奉的神祗。流行于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柳江、融安、鹿寨、龙胜等县壮族地区。相传莫一大王为宋代壮族英雄,有移山倒海本领,后被朝廷杀害,变成灵验的神灵。旧时几乎每家神龛上都写着“敬祀通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