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乡族

东乡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尔塔。旧称东乡回回、东乡土人、东乡蒙古、蒙古回回等。因居河州(今临夏)东乡故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及广河、和政、临夏、积石山、康乐等县,其余散居在兰州、定西以及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3872人(1990年)。操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多数人兼用汉语,通用汉文。其族源主要源自中亚一带的回回人;一说来自中亚的撒尔塔人;一说为留驻东乡的部分蒙古驻军;另说由13世纪进入河州东乡地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与当地藏、汉、回等族长期相处,逐渐融合发展而成。元初被编入“探马赤军”从事屯戍。后按照统一政令编入“”的组织,由“军户”变“农户”,受吐蕃宣慰使署节辖。明初,在河州推行“里甲制度”,划东乡为十里。清康熙后期实行会社制度,改东乡为24会。民国十九年(1930)改行保甲制。近代,封建势力与宗教上层相结合,形成巴素池门宦、北庄门宦和锁南坝土豪集团三大地方势力。清代曾多次与各族人民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943年曾参加反抗国民党暴政的※“甘南事变”。以农业为主,亦从事手工业和畜牧业。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信仰伊斯兰教,教派、门宦众多。实行土葬。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善刺绣。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东乡花儿”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解放后,进行社会改革,废除了压迫剥削制度,建立自治县并与保安族、撒拉族建立联合自治县。

猜你喜欢

  • 特勒帕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暖帽名。以毡制成,顶高5寸,边宽,前后翅各5寸。男翅两平,饰以海龙水獭皮。帽顶呈红色,饰以纹绣,不缀缨。妇人帽顶尖圆,中腰稍细,形如葫芦之半,帽后翅稍垂,顶饰金绒花。

  • 劝礼成

    即“劝利晟”(398页)。

  • 贾班达哥

    清代门巴族著名首领。原居主隅。后因不堪忍受农奴主残酷压榨,约在18世纪初带领当地百余户门巴族向传说中的圣地白马岗(今西藏自治区墨脱)迁徙。途经扎目村时与追兵遭遇,率众顽强抵抗,经激战砍死敌军官,杀退追

  • 云南备征志

    书名。清王崧(字乐山,浪穹即今云南洱源人)辑。集前人纪载滇事之书而成,凡21卷。约成于道光间。有道光十一年(1831)刊本,宣统初重印。1913年云南图书馆重刊此书,后被收入《云南丛书初编》,为史部之

  • 三峰山之战

    蒙古灭金战役之一。元太宗三年(1231),蒙古分三路进军攻金。窝阔台汗弟拖雷率西路军由凤翔南下,渡过渭水与汉水,迂回到金朝后方,由房州挥师东向,直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初,金将完颜合达,移刺蒲阿率

  • 丹却嘉措

    ?—1651明末清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松巴呼图克图一世。出生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松巴村。早年步行赴西藏,先在扎什伦布寺学习显密宗,后入哲蚌寺郭莽扎仓学法。后至昌都寺任轨范师,人称“松巴

  • 后晋高祖

    见“石敬瑭”(453页)。

  • 宇文忠之

    东魏大臣。先世为匈奴南单于远属,后称鲜卑宇文氏。世据东部,居于代。后移居洛阳,遂为洛阳人。少喜文史,有笔札。初为太学博士。天平(534—537)初年,授中书侍郎。奉诏纂修魏史。以色黑,为同省裴伯茂侮呼

  • 南中杂说

    书名。清刘昆(字西来,江西吉安人)撰。1卷。昆于康熙十一年(1672)任云南府同知。十二年,吴三桂叛,昆不肯服,十三年被安置于腾越州(今云南腾冲)。清兵定滇,擢湖广常德府知府。所记有土司汉化,入缅开宝

  • 手扒狍肉

    部分达斡尔人的传统食物。流行于布特哈地区(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一带)。民间每逢杀猪宰羊,有吃手扒肉的习惯,猎到狍子也如此。食法是:狍子剥皮后,带骨切成大块,放入锅内煮,加少许盐,煮熟捞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