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上都驿

上都驿

元代蒙古地区重要驿站之一。设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原名开平,中统元年(1260),世祖忽必烈在此称汗,四年(1263),改名上都,有元一代,为诸帝夏季驻地,每岁巡幸至此。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两都”。《元典章》称“大都、上都站赤系天下之总”。北通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南达大都,为主要干线中的主要驿站。是沟通岭北与大都的枢纽。有四条驿道通达大都:一为西路,又称※“孛老站道”,皇帝自上都避署返回,多经此路,故又称“纳钵西路”。大批官员随行,诸王百官往来频繁,沿途供应,动用马极多;一为※“黑谷路”,每年夏初元朝皇帝至上都避暑多经此路;一为东路,※“御史按行道”;一为※帖里干道第一段。诸驿路全长千里,近道800里。

猜你喜欢

  • 青海王旗

    见“和硕特西前旗”(1451页)。

  • 叶萨乌勒

    突厥语yasavul~esavul音译。官名。原为低级官吏,其职司是为高级官员引见求见者。在※叶尔羌汗国后期职位提高,为汗的近侍,常被派出监军。

  • 托高会

    清代台湾高山族某些“番社”通过比武选择头人的一种方式。一般为3年或5年举行一次。如山前、山后诸社5年举行一次。届时,众番百十围绕,各执长竹茅,一人把藤毯上掷,竞相刺之,中者为胜。又如琅

  • 察木多

    地名。即今昌都。位于澜沧江上游,昂曲、杂曲两河会合处,为往来康藏间必经之路。东北与德格界,东接乍丫,西至丹达山与拉里界,南连察隅。水草肥美,气候温和。古为康或喀木区,唐为吐蕃所据,元朝置朵甘思宣慰司都

  • 宣抚司师爷

    幕僚。清代置,分掌宣抚司文案、刑名、钱谷等。见“宣抚使”(1746页)

  • 咯哩

    ?—1636清初将领。察哈尔部人。蒙古族。鄂尔沁氏。初为察哈尔林丹汗护卫。天聪六年(1632),后金皇太极率兵伐察哈尔,见林丹汗兵败,持元初帝师八思巴所铸嘛哈噶拉金佛,率百余人投后金,隶蒙古正黄旗,授

  • 麦力哥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多罗土蛮部领主。亦作麦力艮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四子※阿尔苏博罗特孙,※不只吉儿台吉子。驻牧于山西偏关外,距明塞六七百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贡协议,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

  • ?设诸

    即“专诸”(252页)。

  • 沁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河南沁阳县城内自治街。俗称北大寺。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前有厦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蓝琉璃瓦盖顶。拱端透雕龙头、庭院四隅有4座讲堂,最后为大礼拜殿,成长方形,与客庭均为绿琉璃

  • 真珠叶护可汗

    ?—659唐代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乙毗咄陆可汗之子。原为颉苾达度设、真珠叶护。素与泥伏沙钵罗可汗有隙,结弩失部五部共击泥伏沙钵罗。永徽四年(653)嗣位后,数遣使赴唐求援军讨泥伏沙钵罗。六年(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