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国志

三国志

纪传体断代史书。西晋陈寿(233—297)撰。65卷。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官观阁令、晋平令、著作郎。是书主要记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间魏、蜀、吴三国史事,并涉及三国鼎立前各家史迹。将三国史事分成三书(又称三志),计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以魏为正统列本纪称帝,蜀、吴为传称主。魏、吴二书参酌鱼豢《魏略》、王沈《魏书》、韦曜《吴书》等编纂而成。惟蜀国无史书,多据实地采访、见闻所得而成。是书本纪、列传都记有不少民族史资料。《魏书》之《乌丸鲜卑东夷列传》简扼地叙述乌丸、鲜卑、夫余、高句丽、东沃沮、挹娄、、韩、倭的历史。田豫、牵招、郭淮、邓艾、梁习、夏侯渊等人列传也涉及鲜卑、乌丸、羌胡、匈奴、氐等史迹。《蜀书》之《诸葛亮传》、《马超传》、《姜维传》、《李维传》等记载了氐、羌及西南夷的一些状况。《吴书》之孙坚、孙权、诸葛恪、陆逊、贺齐等人列传则涉及山越、武陵蛮等与吴之关系。三志本独立,北宋后合为一书。南朝宋裴松之作注,引书210种(一说159种),史料增补远多于原书,并开一代注释先例。注中所引,现已大多失佚,如《汉晋春秋》、《魏书》、《英雄记》、《魏略》等都保留了许多东夷、匈奴、西戎、西南夷史迹,为研究三国时期民族史提供了珍贵资料。通行本为武英殿本、百衲本、1959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猜你喜欢

  • 悟良哈台

    元朝大臣。又译兀良哈台。蒙古人。累官枢密副使。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改中书添设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十三年,进右丞,兼大司农卿。十七年,任中书平章政事。十八年,出知行枢密院,代太不花总兵山东,节

  • 噶居曲嘉措

    1571—1635明末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黄河下贵德之朵尔玛塘村。七岁始于古哇新寺从其叔却吉坚参学藏文,听经法。万历十二年(1584),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出家。十五年(1587),赴西藏学习

  • 大国舅司

    契丹中央官署名。专理国舅(后族)诸帐事务的机构。属北面诸帐官。《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番法,王族惟以后族通婚。”后族在契丹统治集团中具特殊重要地位。《辽史·外戚表》载:“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

  • 拙赤合撒儿

    见“合撒儿”(835页)。

  • 藏语音译,指吐蕃之“属民”。有广、狭二义:吐蕃将赞普以下的民众均称为属民。官吏、奴隶主、自由民、奴隶以及僧侣人等,均在属民范围之内,是为广义的所谓“吐蕃属民”;狭义的属民有高等属民和低等属民(又称“黔

  • 吴惟华

    ?—1668清初大臣。蒙古族。明朝吴允诚后裔。顺治元年(1644),投清,自称应袭恭顺侯。时江南未平,粮道阻绝,他从明总兵朱国弼驻淮阳,统理漕务,遂请睿亲王多尔衮作书遣使招降之,继招抚代州、繁峙、崞县

  • 慕容瑶

    即“慕容望”(2438页)。

  • 克木语

    我国克木人使用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克木语支。分布在我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孟腊县和景洪县,约有人口1700人。在国外,克木族主要分布在老挝北部地区,约有30万;越南约有3.25万,是越南54

  • 额登喀喇

    清代对部分赫哲族的称呼。一作额登哈喇。因其男子不剃发,又有不剃发黑斤之称,俗呼短毛子。史记其所在不尽相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中段两岸附近。清咸丰八年(1858),根据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其地割

  • 柯散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位下。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可伞。即唐朝休循州都督府治渴塞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卡散赛,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