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族黄番总管
清朝对裕固族首领的称号。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将裕固族划分为“七族”部落,各设正副头目,册封其总头目为“七族黄总管”,赐黄袍马褂和红顶蓝翎帽,并分授各部落头目以“守备”、“千总”、“把总”等职。规定居甘州南山的裕固族部落归梨园营都司管辖,凡有大事,由甘州提督呈报理藩院;居肃州的裕固族部落,隶红崖营,属肃州镇总兵官管辖。
清朝对裕固族首领的称号。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将裕固族划分为“七族”部落,各设正副头目,册封其总头目为“七族黄总管”,赐黄袍马褂和红顶蓝翎帽,并分授各部落头目以“守备”、“千总”、“把总”等职。规定居甘州南山的裕固族部落归梨园营都司管辖,凡有大事,由甘州提督呈报理藩院;居肃州的裕固族部落,隶红崖营,属肃州镇总兵官管辖。
见“裴满达”(2448页)。
明代乌思藏地名。又译答噶尔。即今西藏达孜。宣德元年(1426)十月,明中央政府升其寨官领占巴、头目昝卜巴俱为都指挥佥事。赐银印、诰命。
见“耶律安端”(1311页)。
地名。又作八思墩、八丝墩。明代撒里畏兀儿东迁所到达之地,在今青海省祁连县境内。明朝政府特颁发给其大头目管辖此草原的执照。广为流传的历史民歌对此地有如下描写:“走过了千佛洞(敦煌莫高窟),穿过了万佛峡(
广西南丹瑶区土司统治时的基层组织。传说瑶族最早迁入南丹时,聚居在八圩、关东(今大瑶寨)、哩乌(今瑶里)、岜地,形成四个部落。土司势力浸入瑶区后,基层设亭进行统治,故名。后人对四亭所在地说法不一:有说是
?—1542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的使臣。原为明朝边民,后入土默特,通蒙语。嘉靖二十年(1541),奉俺答汗命,与肯切至大同,要求通贡互市,被明世宗拒绝,并被无理扣留。不久,在俺答汗的强烈要求
蒙古国开国功臣之一。又译失力哥、帖柳兀图、失儿古额秃。八邻部人。原为泰赤乌部塔儿忽台属民。宋嘉泰二年(1202),泰赤乌部兵败后,率子阿剌、纳牙阿投归铁木真(成吉思汗),以不忘故主,擒而又纵,深得铁木
?—576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字乾安(或乾定)。孝闵帝※宇文觉子。保定元年(561),封纪国公,邑万户。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出为总管利、始等5州及大小剑二防诸军事
因发现于今新疆温泉县阿尔卡特草原,故名。现存新疆博物馆。通高285厘米,脸型宽圆,蓄八字胡,身著翻领大衣,腰束带,垂系小囊,配剑及短刀,左手扶剑柄,右手举杯,至胸前。系6至9世纪突厥人遗物。为研究古代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所辖傣族土职。又作勐罕土把总。清乾隆三十年(1765),喇鲊斋随征有功,授土把总世职,传至当代刀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