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丁巴

丁巴

普米语音译,又称“韩规”。普米族对巫师的一种称谓。主要替群众驱鬼治病,主持送葬,婴儿起名,青少年举行成年礼等仪式。举行仪式时,用栗树根削成不同形状的女鬼,埋于地下,然后诵经文,由助手击鼓,吹螺号,丁巴随即手舞铁刀,双目紧闭,口念咒语,伴着鼓点起舞。舞毕,挖出木制女鬼,弃之野外,以示鬼被逐走。一般只由族中某些姓氏担任,实行父子相传。有自己固定信徒,即每个家庭属一个丁巴。如该丁巴失去群众的信任,可投向另一丁巴。主持宗教活动后,可获得奉献的礼品。信徒在春节时要向其拜年送礼。

猜你喜欢

  • 守岐公牍汇存

    书名。清末张兆栋撰。7卷。此书,记述作者任陕西凤翔知府时,凤翔府城被回民军围困及其作者飞书乞师乞饷,督府大员不予救援的情况。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兵勇倒戈参加回民义军共同战斗的种种实况。是一部价值颇高的

  • 掇里班曲律

    即“四杰”(552页)。

  • 慕容明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石方1尺4寸,志文19行,行23字。志盖有2寸正楷“大唐故代乐王上柱国慕容明墓志之铭”1

  • 兀的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登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该地女真首领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境内乌第河流域。

  • 安昭舞

    土族传统民间舞蹈。土族语称“干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为一种以歌的旋律节奏为指导的集体舞。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因歌词以“安昭索罗罗”、“安昭一昭应昭呀”等为衬句,故名。节日喜庆时在庭院或打麦场

  • 马绛士

    1887—1936?近代戏剧家。本名马妆郁,字仲秩。四川成都人。回族。早年赴京师,入译学馆习日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被派赴日本东京商科大学留学。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与陈英士结识,因爱好戏

  • 尤素甫和卓

    ?—1755清代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维吾尔族。新疆叶尔羌(今莎车)人。黑山派首领※达尼雅尔第三子(一作次子)。雍正八年(1730)左右,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授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不

  • 永宁城

    古城名。位于新疆乌什旧城附近。乾隆三十年(1765,一作三十一年)建。城周468丈,高1·7丈。4门。参赞大臣、协办大臣驻札。五十二年(1787),参赞大臣、协办大臣移驻喀什噶尔(今喀什)后,办事大臣

  • 布道

    参见“布摩”(463页)。

  • 春捺钵

    见“捺钵”(20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