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亦作谳。指议罪,定罪。《礼记·文王世子》:“狱成,有司谳于公。”郑玄注:“谳之言白也。”《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擅杀、刑、髡其后子,谳之。”《汉书·景帝纪》:“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颜师古注:“谳,评议也。”

猜你喜欢

  • 因果报应

    佛教基本教义之一。“因”亦称“因缘”;“果”或称“果报”。“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认为任何思想和行为,一经产生,不会自行消失,必然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果”之理,贯通“三

  • 李公麟

    1049—1106北宋舒州(治今安徽潜山)人,一说庐州舒城(今属安徽)人,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熙宁进士。历任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及御史检法。好古博学,尤精鉴别。元

  • 众经录目

    即“法经录”。

  • 函谷关

    ①旧函谷关。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绝岸壁立,谷深道狭,深险如函,通称函谷,号称天险。因关在谷中而得名。《资治通鉴》:秦王政六年(前241),楚、赵、魏、韩、卫合纵以伐秦,“

  • 步盾

    步兵用的盾。

  • 长白山部

    明建州女真鸭绿江、讷殷、珠舍里三部总称。位于长白山麓。东邻朝鲜,西界辉发、完颜,北连乌拉部,南抵宽甸堡。万历十九年(1591),鸭绿江部先归附努尔哈赤。二十一年,讷殷部、珠舍里部,参与叶赫等九部联军进

  • 广安军

    北宋开宝二年(969)分合、渠二州置。治渠江县(今广安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岳池二县地。先后属梓州路和潼川府路。南宋咸淳二年(1266)改为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1278)废。

  • 诏书

    见“诏①”。

  • 幼丁

    清八旗人丁年十五岁以下者。

  • 涂水

    即今滁河。《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赤乌十三年(250),“遣军十万,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即在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境堰涂水为塘以防魏兵南下。唐以后改“涂”作“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