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年代距今约四千年。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二省东部和宁夏南部等地区。早期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还当更晚。石器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常见有斧、刀、镰、、铲、带手窝的大型敲砸器,以及镞、刮削器等细石器。铜器比较普遍,甘肃临夏秦魏家、永靖大何庄、武威皇娘娘台、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尕马台等地都出土过刀、匕、锥、凿、斧、镜等铜器,经化验有的是青铜,有的是红铜,制法锻、铸都有。陶器多为手制,少量轮制;红陶多,灰陶次之,黑陶很少。器形主要有鬲、斝、鬶、盉、双耳罐、碗、豆、杯等,其中以双大耳罐和侈口高颈深腹双耳罐最有代表性。纹饰以绳纹、篮纹居多,篦纹和彩绘少。盛行有白灰面的住房,有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两种,周围多窖穴。住地附近有排列较整齐的公共墓地,葬式多仰身直肢,也有屈肢和俯身。多数有葬品,多成组陶器,少数有铜器、石器、兽骨和装饰品,有的还以猪下颌骨随葬,少者一二,多者几十。发现有男性仰卧居中,由一个或两个女性屈肢侧向男性的一次合葬墓。农业和畜牧业都比较发达,六畜基本齐备。约处在野蛮高级阶段末期向阶级国家过渡的军事民主制时期。

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出土双肩耳圜底罐

猜你喜欢

  • 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区。《周礼·职方》中罗列天下各大州及其主要水道、湖泊。如“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即指太湖。

  • 相传为上古帝王。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又称虞舜。生于妫汭(今山西永济),年二十以孝闻名。尧年老,以“四岳”荐举代尧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驩兜和三苗“四凶”。尧死后登帝位,都于蒲坂(今山西永

  • 进化团

    清末新剧团体。宣统二年(1910)任天知创建于上海。一度赴南京、芜湖、汉口、宁波等地演出,揭露政府腐败,宣传爱国、革命,曾遭禁演。武昌起义后,编演《黄金赤血》、《共和万岁》、《黄鹤楼》等剧以配合革命形

  • 孔戣

    752—824唐冀州(治今河北冀州)人,字君严。孔巢父侄。建中进士。初为郑滑判官。元和初,入迁谏议大夫,上疏论冗官多,吏不奉法,百姓田不尽垦,山泽榷酤之弊等四事,宪宗嘉纳之。吐突承璀坐事出外监军,曾弹

  • 相坐

    法律用语。亦作连坐。即一人犯罪而株连其家属、邻里或他人的刑罚制度。《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司马贞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历代多用

  • 左氏春秋

    即“左传”。

  • 外化

    道家用语。人体行为顺物而变化。《庄子·知北游》:“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庄子认为,做一个符合道的人,应该外形随物变化,即“外化”,内心凝静专一,即“内不化”。

  • 奉銮

    官名。明清礼部教坊司之主官。掌殿廷朝会乐律及舞仪之事。明设一人,正九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一人,亦正九品。雍正七年(1729)裁。

  • 卿相

    春秋、战国时对执政大臣的别称。《商君书·赏刑》:“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 福建道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七人。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在本道之外协管户部承运、赃罚等库,在京金吾后等十卫,及直隶常州、池州二府,定边、开平中屯二卫,美峪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