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黄畹上逢天义刘肇钧禀

黄畹上逢天义刘肇钧禀

篇名。清王韬撰。同治元年正月四日(1862.2.2)王韬以黄畹名义于苏州上书太平天国总理苏福省民务逢天义刘肇钧请呈忠王李秀成,劝太平天国与洋人和约,缓图上海而与清朝力争上游。该书为清军所得,王韬遭清政府通缉,被外人送往香港。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猜你喜欢

  • 平乐道

    西汉置。“有蛮夷曰道”(《汉书·百官公卿表》)。治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属武都郡,东汉废。北魏太和四年(480)于此置平洛县,属修城郡,西魏废。

  • 《墨经》逻辑术语。《墨子·小取》:“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对原判断的主辞、谓辞进行限制而构成新的判断的直接推理方法。如:“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获,人也;爱获,爱人也。”

  • 舆地学会

    地学会组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邹代钧发起在湖北武昌(今武汉)成立。从事地图的翻译和编绘。编绘地图采用西方的地图投影法,多用圆锥投影,并标明比例尺。共译绘中外地图七百多幅。

  • 东皋子集

    书名。唐王绩撰。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故以名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其友吕才鸠访遗文,编成五卷,为之序。”原集已佚。今有《四部丛刊续编》本,影印明抄本,三卷,赋、诗、文各一卷,吕才编。1

  • 南燕县

    本西周燕国(史称“南燕”),秦置燕县,西汉改为南燕县。治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属东郡。东汉复名燕县。

  • 本末

    ①指本质与现象。本,指无声、无形、不可闻见感知的本体;末,指有声、有形、可以感知的事物。《庄子·天下》评述老聃、关尹之学,谓其“以本为精,以物为粗”。将“本”与“物”相对待。三国魏王弼《老子指略》:“

  • 司幄

    官名。清代内务府武备院北鞍库属官。掌帐房处事。初名帐房头目,额设三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定为七品。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是称。三十六年定为三等侍卫衔,食六品俸。

  • 清水川

    吐谷浑四大戍地之一。或说在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一带。

  • 市丘君

    市亦作沛。战国时韩国封君。韩釐王时封于市丘(今河南荥阳东)。名不详。《战国策·韩策一》言韩宣惠王十五年(前318)楚、赵、韩、魏、燕五国攻秦,楚怀王为纵长,不胜,驻兵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他恐五国攻

  • 汉阳造

    步枪名称。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张之洞设立在湖北汉阳的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毛瑟枪,故得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