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鲜卑仲吉

鲜卑仲吉

1188—1244

金滦州(今河北滦县)人,字庆仲。金末权领永安军事。元太祖十年(1215),降蒙古军,任滦州节度使。后任右副元帅,从阿术鲁攻金。以功升河北等路汉军兵马都元帅、兴平路都元帅、右监军等职。

猜你喜欢

  • 余夫

    余(餘)战国时国家授田对象之一。《孟子·滕文公上》:“余夫二十五亩。”《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㕓,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㕓,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

  • 三寺丞

    见“三卿丞”。

  • 司天台

    官署名。唐乾元元年(758)由太史监改置,隶秘书省。置司天监为长官,下有少监二员、丞一员、主簿二员、主事一员。掌察天文,稽历数,观测风云气色之变化,预测天象。每季录祥异记于起居注,岁终送史馆;岁颁历书

  • 逍遥游

    《庄子》篇名。篇中借用扶摇而上九万里之大鹏与起落于草木之间的蝉鸠,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与朝生夕死的朝菌等比喻,说明现实世界一切事物,虽有种种差别,均不能超越其本性和摆脱客观环境之束缚。幻想

  • 希运

    唐闽(今福建福州)人。幼于洪州高安(今属江西)黄檗山出家。曾游天台,入长安,后受人启发,往洪州百丈山参怀海为师,自号“黄檗”。提倡“无心”(心如木石)的修行方法,反对读经求道。以“其言简、其理真、其道

  • 兴安岭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北部及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山脉的总称。西为大兴安岭,东为小兴安岭,北为外兴安岭。大兴安岭一称西兴安岭,即古大鲜卑山,为鲜卑人发祥之地。小兴安岭亦称东兴安岭、库穆尔山、布伦山

  • 白金三品

    西汉武帝时三种银锡合金货币的总称。始铸于元狩四年(前119)。其一为圆形,重八两,币面有龙纹,名曰“白选”或“白撰”,值钱三千。其二为长方形,币面双马图案,值钱五百。其三为椭圆形,币面有龟纹,值钱三百

  • 刘鸿训

    1561—1634或1632明山东长山(治今邹平)人,字默承,号青岳。万历进士。天启时迁少詹事,忤魏忠贤削籍。崇祯元年(1628)复官,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次年为贿改敕书案所累,革职谪戍

  • 左骁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大业三年(607)改左备身府置,又称左骁骑,为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统诸鹰扬府府兵;置都护军四人,掌副贰将军,寻改武(虎)贲郎将,又置武(虎)牙郎将六人,有长史、录事参

  • 韩文

    1441—1526明山西洪洞人,字贯道,号质庵。成化进士。历官工科给事中、布政使、侍郎等。弘治十七年(1504)官至户部尚书,于财政多所议论,尤重盐法。力持大体,为国惜财。正德元年(1506)率同官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