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高承埏

高承埏

1603—1648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愚公,一字泽外。崇祯进士,先授迁安县知事,后知宝坻县,再知泾县。清兵南下后,隐居不出。著有《自靖录考略》、《稽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 杂调

    又称横调。北朝时租调之一。非定制。北魏文成帝、献文帝等曾屡次诏令减免或废除,但旋又恢复。至北齐时,杂调屡有增加,成为农民额外苛重负担。

  • 中大同

    南朝梁武帝年号(546—547)。凡二年。

  • 附种

    宋代营田官庄由于招募佃客未足,或佃客逃移,抑勒附近民户耕种,谓之附种。附种户舍己熟田,耕官生田,私田既荒,赋税犹在。或者州县官希赏,虚报营田开垦数目,却将虚数抑勒民户,强科种子,令于自己田内种莳,认纳

  • 崇庆府

    南宋淳熙四年(1177)升崇庆军置。治晋原县(今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二市、县地。属成都府路。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崇庆路。

  • 叔豹

    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

  • 驿舍探幽录

    书名。清末王庆保、曹景郕合撰。一卷。抄本。戊戌政变后,张荫桓遣戍新疆,作者被派护解,途次与张谈戊戌变法事。是书即笔录张氏谈话而成。书中对起用康有为之经过及六君子死难情形,日相伊藤博文及德亨利亲王召见情

  • 清芬阁集

    书名。清朱采撰。十二卷。朱采,字亮生,以诸生先后寓李鸿章、张之洞幕。官知山西汾州府,升雷琼道,以愤官场之颓靡,告病归里。生平留心时务,如书中所议治河、海防、矿务诸项,颇为时人瞩目,又书中所记与外人交涉

  • 番银

    即“洋钱”。

  • 李终

    战国时齐湣王使者。齐湣王十四年(前287),苏秦在赵受奉阳君李兑的监视,想摆脱困境,写信给燕昭王求救,信中透露,齐湣王亦派使者李终至赵,为之说项。事见《战国纵横家书二》。

  • 额办

    又名额派。府志中或称岁供。明代上供物料的一种贡纳制度。因有定额,故名。名数烦碎,均由各县里甲轮流办纳。与坐办、杂办合称三办。工部额派物料有二十八种,北京工部四司物料总目有五十六种,光禄司厨料十二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