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颜氏家庙碑

颜氏家庙碑

全称《颜氏家庙之碑》。又名《颜惟贞家庙碑》。今存陕西西安碑林。唐建中元年(780)刻。李阳冰篆额,颜真卿撰并书。因四面刻文,亦称《四面碑》。两面各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两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均楷书。碑阴另有题记,上方又刻有《斋堂记》,作小碑形,亦有小篆额,传为宋梦瑛大师书。此碑为颜氏七十二岁时作,雄健庄密,颜体风格高度成熟,被推许为晚年代表作品。

颜氏家庙碑

猜你喜欢

  • 陈卿

    明山西潞州(今长治)人。曾任沈府长史司吏,后弃职,与子陈绮起义于青羊山(今山西平顺境内),俘指挥秦训及知州王朝雍,据守青羊山达五年之久。嘉靖七年(1528)失败投降。

  • 昆(崑)仑(崙)关

    在今广西邕宁、宾阳二县界。因处昆仑山之麓得名。为广西要隘之一。北宋皇祐五年(1053),狄青夜度昆仑关,大败侬智高,收复邕州。

  • 布帆

    器名。用布制作的风帆。北宋前,棉花种植不普遍,棉布为珍贵的织物,故布帆一般用麻布制成。南宋后,随棉花种植的推广,布帆开始使用棉布制作。统治者为炫耀其权威,在官船上也有以丝织物制作风帆的。

  • 差遣院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置京朝官差遣院,简称差遣院。主管少卿监以下京朝官考课、注拟差遣事宜。淳化四年(993)废,并入审官院。

  • 又称成汤、武汤、武王、太乙、天乙,殷墟甲骨文作唐、成、大乙,周原甲骨文作成唐。名履。主癸之子。商朝第一位王。商自始祖契至汤八次迁徙,汤始居亳(今地有河南商丘、山东曹县、河南偃师三说)。用伊尹、仲虺为辅

  • 陛见

    臣下谒见皇帝称陛见。清制,各省布政使、按察使,每届三年,应奏请进京陛见。奏请未获准允者,次年以后每年复行奏请。若奉旨允准或不令来京,俱自行报部;如逾期不行奏请,吏部查明具奏。

  • 蒿庵类稿

    书名。清冯煦撰。三十卷,续稿三卷。因其号蒿庵,故名。冯氏以进士授编修,外放安徽布政使、巡抚、督办江淮赈务等。是书有不少文字涉及晚清时政、财政和民生事。1913年刊行。

  • 招提

    一作召提。佛教寺院别称。

  • 孟嘉

    东晋武昌(今湖北鄂州)人,字万年。孟宗曾孙。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还都,转劝学从事。后为桓温参军。性嗜酒而举止不乱。尝赴温宴,外出帽为风吹落而不自觉。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即请笔作答,文词超卓,四座惊

  • 拱化

    西夏毅宗年号(1063—1067)。凡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