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颐和园铜亭

颐和园铜亭

即宝云阁。建于清。坐落于颐和园佛香阁西侧的汉白玉须弥座上,通高7.55米,重约207吨。构件均系铜质,其柱、梁、斗栱、椽、瓦、宝塔及九龙匾额,对联等皆仿木结构。主要采用砂型或泥型铸成,也有部分为失蜡法铸件,造型精美,工艺复杂。

猜你喜欢

  • 平气

    也称恒气。见“二十四节气”。

  • 吐浑

    “吐谷浑”的省称。

  • 陡门

    即“斗门”。

  • 金印记

    南戏剧本。明初苏复之著。四卷四十二出。写战国时苏秦得官前后之不同遭遇。明末高一苇据此改编成传奇剧本《金印合纵记》,一名《黑貂裘》。

  • 南京内府二十四衙门

    官署名。明代南京宦官衙门的统称。即指永乐迁都北京后留置于南京的原宦官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

  • 镇戎州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镇戎军置。治今固原县。初属熙秦路,后属凤翔路。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及同心县治以南地。蒙古改为原州。北宋庆历初西夏败宋军于此。

  • 门庭庶子

    宿卫宫中者。《墨子·尚贤上》:“门庭庶子。”孙诒让閒诂:“凡宿卫子弟,已命者谓之士,未命者谓之庶子。”

  • 丽泽随笔

    杂志名。清宣统二年四月一日(1910.5.9)在西安创刊。郭希仁个人主办。设理论、事实、杂钞三部,刊载个人论说、新闻和杂说众稿。提倡君宪、尊孔。至三年八月已发行三十一期。

  • 凌迟

    又称磔裂、剐刑。为最残酷的一种死刑。始于五代。《宋史·刑法志》谓行刑时,先切割犯人皮肉,斩断肢体,最后断其喉管。宋太宗时镇压川峡农民起义,首用此刑。真宗曾下诏禁止。神宗时,李逢等三人因谋反罪凌迟处死。

  • 刘赐

    ①(? —前122)即衡山王。西汉宗室。淮南厉王刘长子。汉文帝八年(前172),封阳周侯。十六年立为庐江王。景帝前四年(前153),因数与越私相交往,徙为衡山王,王江北。武帝初,王国内史奏其侵夺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