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领凭

领凭

清制,凡升选之外官赴任前,均由吏部发给文凭,到省后呈交督抚查验,称为领凭,亦称给凭。吏部发给外官文凭,某月发某省均有定章,领凭官员必须等到应发之月才能领取,谓之对月领凭。如属在外升任,或在籍候选毋庸引见官员,由吏部将文凭咨发各省督抚转给。八品以下在京候挑及引见奉旨降至八品以下得缺的官员,仍由部给凭赴任。各省到任文凭,分别由督抚单咨报部,或按季缴部。

猜你喜欢

  • 张登

    战国时人。中山国大臣。善游说。前323年,中山国听从公孙衍“五国相王”之议,欲与韩、燕、赵、魏等称王,齐王不悦,欲结燕、赵共伐之。他为中山出使于齐,说服田婴召中山君而许之王。旋又出使赵、魏,使赵、魏亦

  • 临江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临江军为路。治所、辖境同临江军。属江西行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改为临江府。

  • 广陵

    战国楚邑。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史记·六国年表》楚怀王十年(前319):“城广陵”,即此。秦置县,一说楚置县。

  • 熊秉坤

    1885—1969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字载乾。初为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正目。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武昌起义中率先发难,打响首义第一枪。任民军第五协统领。1912年改协为旅,任第五旅旅长。1913年

  • 徭律

    律名。关于徭役征发、工程量计算及工程质量管理的单行法律。秦“徭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其中规定,逃避徭役者处以重刑,并连及邻伍和里典。《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天下人皆直戍边

  • 陈亢

    前511—?春秋末陈国人,字子亢,一字子禽。孔子学生,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载。曾问伯鱼(孔鲤)异闻,得知学诗、学礼等事(《论语·季氏》)。陈亢

  • 淮海乱离志

    书名。北周萧圆肃撰。四卷。编年体。记述南朝梁侯景之乱。已佚。

  • 显庆礼

    唐礼仪法典。制定于高宗时期。参见“唐礼”。

  • 司仓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仓司长官(一说在其上曾设中大夫,此职为次官),员一人,掌谷物贮存、加工、使用和借贷。正四命。下设小司仓上士以佐其职,领舍人上士、司禄上士、神仓中士、黍

  • 封述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君义。初为北魏济州征东府铠曹参军。东魏初,参与修订法律《麟趾格》。河清三年(564),与赵彦深、魏收等制定律令,是为《齐律》。历官度支尚书、南兖州刺史、殿中尚书。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