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青衣

青衣

明清对生员降级处分的名目。岁考生员行六等黜陟法,即将生员成绩分为六等。名列第五等者降级,附生降为青衣,即脱掉襕衫,著一般青色衣服,谓之青生,以示贱之。且不许科考录遗。清道光以后,青衣名目渐废除。详“六等黜陟法”。

猜你喜欢

  • 挽路

    即栈道。唐开元二十九年(741),陕郡太守李齐物开三门运渠,并于两边夹山的岩壁上凿栈道,窄长七十米。漕运船至此须挽绳引舟,故称挽路。

  • 夏后氏

    以禹为首之夏氏族。详“夏②”。

  • 梧宫

    战国齐国宫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北。汉时宫废,仅存其台,名梧台。东西百余步,台西有石社碑,汉熹平五年(176)立。

  •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

    官名。五代始置,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统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挥使下。北宋初,因分置为马军司、步军司,其员常缺,后废。

  • 四凶

    ①相传为上古四个凶恶之人。即帝鸿氏的苗裔浑敦、少昊氏的苗裔穷奇、颛顼氏的苗裔梼杌、缙云氏的苗裔饕餮。他们在尧时作恶,不服教命,被舜流放到边远地方(《左传·文公十八年》)。一说浑敦即讙兜,穷奇即共工,梼

  • 校书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春官府外史下大夫属官,员十二人,掌书籍文字的校正,正一命。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 铜印

    铜质官印。汉代吏秩比二百石以上,比二千石以下的官员皆授铜印,绶带以官秩高低有黑、黄之分。秩比六百石以上,铜印黑绶;比二百石以上,铜印黄绶。后或沿用。南朝齐尚书令、仆,中书监、令,秘书监、丞,太子二率,

  • 图鲁拜琥

    即“固始汗”。

  • 樊人杰

    ?—1802清湖北襄阳人。嘉庆元年(1796),与王聪儿、姚之富等起于襄阳黄龙垱。旋为襄阳黄号首领,以在白莲教内辈分最大,为众所敬重。聪儿、之富遇难后,与王光祖率余部同四川义军徐天德、冷天禄等部会合,

  • 宪盗

    官名。同“害盗”。战国秦置。掌追捕盗贼的小吏。《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侯(候)、司寇及群下吏毋敢为官府佐、史及禁苑宪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