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青海骢

青海骢

古代青海地区育成之良种马。《隋书·吐谷浑传》:“青海周回千余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焉。”对当地马种的改进起过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 武候率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夏官府属官,员二人,统武候兵,正四命。下设武候率上士、武候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武帝时,增置武候上大夫、次大夫,位在其上。又分置左、右,称左、右武候。隋开皇元年(581)罢。

  • 育才馆

    学校名。(1)太平天国在天京(今江苏南京)设立的学校。(2)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设立,招收士绅子弟入学肄业,以六十名为额,共三百人。课程有经史、策论、天文、地理、

  • 万安规运提点所

    见“寿福总管府”。

  • 王鲁斋遗集

    书名。南宋王柏撰。发挥程朱理学,对汉代经学多有怀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斥其“好妄逞私臆,窜乱古经”。原集七十五卷,已佚。其十三世孙承秀重辑《遗集》十三卷。《四库全书》二十卷本为清康熙间冯如京所刻,外

  • 劝业日报

    报纸名。南洋劝业会机关报。清宣统二年三月二十日(1910.4.29)在南京创刊。由《劝业会旬报》改名而来,向瑞琨总理,彭渊恂、郭玉书编撰。以“指导国民,振兴实业”为宗旨。日出一大张。

  • 共伯和

    相传为西周晚期共国(今河南辉县市)国君。名和。好行仁义,受诸侯推崇。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国人所逐,诸侯奉之摄行王政,号为“共和”。厉王死,使诸侯立宣王,自己归国。或说即卫武公和(参见“卫武公”)。

  • 国朝金陵通纪

    书名。清末陈作霖撰。四卷。陈氏撰《金陵通纪》逮于明末,复纂辑清代有关金陵史事成此编以续之。编年体。起顺治二年(1645),迄同治十三年(1874)。于抗清斗争、清帝巡幸、督抚交替、官吏任免、钱粮赋税乃

  • 黄福

    1363—1440明山东昌邑人,字如锡,号后乐翁。洪武时内监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政,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成祖即位,进工部尚书,改北平行部。坐事谪办事官。不久复职,督安南军饷。永乐五年(14

  • 普州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治安岳县(今县北。宋初移今治)。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普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安岳、乐至二县及潼南、遂宁二县、

  • 善扑营

    清代禁卫军之一。掌承应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项技艺及扈从宿卫。顺治初设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侍卫,统在上三旗侍卫额内,无定员。康熙八年(1669)复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迨后遂有善扑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