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

?—1266

成吉思汗子拖雷幼子。母唆鲁禾帖尼。元宪宗八年(1258),留守和林。宪宗死后,忽必烈(元世祖)即位于开平。他在和林西按坦河召开忽里台,即大汗位。旋为忽必烈军所败,奔吉利吉思之地。物资缺乏,陷于窘困,乃令阿鲁忽往主察合台兀鲁思事,征集粮械,以资接济。中统二年(1261),突袭忽必烈之戍军,逾漠而南,与忽必烈所部蒙、汉诸军大战于昔木土脑儿之地,胜负相当,各自引退。次年,西征察合台后王阿鲁忽,驻冬阿力麻里。多行杀戮,附从诸王军将大部离去,又值大饥,实力枯竭,至元元年(1264)八月,降忽必烈。后病死。

猜你喜欢

  • 肇论

    全称《僧肇四论》。佛教书名。东晋僧肇著。一卷。系南朝梁陈间人汇编而成。卷首载《宗本义》,概括全书大意,内辑录《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并附有僧肇与刘遗民的问答书信及《

  • 移宫案

    明末*三案之一。光宗时,太子朱由校由李选侍抚养。泰昌元年(1620)光宗死,李氏欲居乾清宫,以把持朝政。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迫其移居哕鸾宫。朱由校即位后,此事引起争论,成为官僚

  • 马坝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距今约十万年。因1958年发现于广东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洞穴而得名。化石是一中年男性头盖骨,其原始性还很明显,眉嵴粗壮而明显前突,但已不及北京人;前额后倾,与北京人类似;头骨厚度

  • 叶向高

    1559—1627明福建福清人,字进卿,号台山。万历进士,选庶吉士。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礼部尚书入阁。独主内阁凡五年。屡疏陈矿监税使之弊,不纳。四十二年致仕归。天启元年(1621)复召为首辅。时

  • 移病

    汉代官员上书称病请假或辞职。《汉书·公孙弘传》:“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颜师古注:“移病,谓移书言病也。”又《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

  • 王森

    1542—1619明顺天蓟州(今天津蓟县)人,后迁居永平府滦州石佛口。原名石自然,改名王道森。皮匠出身。万历时创白莲教新派闻香教,自称教主,徒众数十万,遍及北直隶、鲁、豫、晋、陕、川。二十三年(159

  • 僧主

    官名。主持全国佛教事务之僧官。南朝宋、齐间多有此称,如宋僧瑾,齐道盛、玄畅、法献等曾被诏命为僧主。相当于东晋的僧正、十六国后秦的僧统以及北魏的沙门统等。有时州郡僧官亦称僧主,《高僧传》:齐和帝中兴元年

  • 前识

    老子哲学用语。即先见之明。《老子》第三十八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王弼注:“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即先于他人之认识,是智慧之表现。然老子主张“绝圣弃智”,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 昃勃极烈

    官名。金太祖建国后,设谙班、国论忽鲁、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以弟杲为昃勃极烈,意为国家第二勃极烈。太宗时,杲死,此官遂废。

  • 共敖

    ?—前204秦末人。参加反秦起义,为义帝柱国,将兵击南郡,功多。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立为临江王,都江陵(今湖北荆州)。卒后,子尉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