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阳城

阳城

①相传为夏禹都城。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世本》:“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春秋、战国郑邑。《史记·韩世家》:文侯二年(前444),“伐郑,取阳城。”后为韩阳城君封邑。秦置县。又《帝王世纪》谓在陈留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市);《路史》注谓在“泽之阳城”(今山西晋城市)。②(736—805)唐定州北平(今河北顺平)人,徙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字亢宗。世为宦族。家贫无书,求为集贤院写书吏,窃官书苦读六载。及进士及第,乃隐居中条山,远近多从之学。贞元四年(788),宰相李泌荐为谏议大夫。为官无谏言,惟日夜痛饮,韩愈作《争臣论》讥之。十一年,陆贽遭裴延龄诬贬,内外震恐,无敢救者。乃起而上疏,极论裴延龄之奸,辨陆贽无罪。德宗将加之罪,太子(顺宗)救之得免。德宗又欲用延龄为相,他扬言将撕毁任延龄为相之制诰。贬国子司业,出为道州刺史。在州治民有方,赏罚分明,减轻赋税。时道州民身多矮,岁贡于朝,名为矮奴。他哀其生病,且愤朝廷以良为贱,上疏抗论得免,州人感之。白居易为赋新乐府《道州民》以诵之。

阳城

猜你喜欢

  • 焚黄礼

    祭礼名。(1)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书写,祭毕焚去,故名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2)明代属凶礼。为祭祀已故皇妃之礼。始定于永乐中。贵妃王氏死后,设坛祭,七七、百日期、再期皆祭赠谥

  • ①春秋楚邑。在今湖北枝江市西南。《左传》庄公十九年(前675):巴伐楚,“楚子御之,大败于津”,即此。②天津市的简称。

  • 教坊

    见“教坊司”。

  • 芷阳

    战国秦邑。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年(前267):“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即此。亦作“茝阳”。《秦始皇本纪》:“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茝阳”。西汉置霸陵县。

  • 白英

    ①东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王。安帝延光三年(124),率姑墨、温宿降西域长史班勇。②明初山东汶上人。久居运河岸边,人称汶上老人。究心水利,永乐时建议把南旺镇作为会通河分水点,并改建堽城坝,筑水柜、斗

  • 江都府

    即唐之扬州(今属江苏),又称广陵。五代吴时,改为江都府,定为都城。南唐升元元年(937)建都金陵,称江都府为东都,领四县。后周时,复称扬州。唐时,为工商业名城,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五代时,因南

  • 呾逻私

    见“都赖水”。

  • 恭奴

    即匈奴。新莽天凤二年(15)改号匈奴为恭奴,以屈辱之。参见“匈奴”。

  • 盐官县

    本汉海盐县地,三国吴置。为海昌屯田都尉治。治今浙江海宁市西南盐官镇南。三国吴至南朝梁皆属吴郡。陈为海宁郡治。隋移治今盐官镇。先后属杭州、余杭郡。唐武德四年(621)属东武州。七年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

  • 掌簿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宫局。员二人,从九品。唐改正八品,为司簿、典簿之佐。宋置为尚宫属佐,协助司簿掌宫人名册及廪赐之事。金沿唐宋之制,员二人。明宫中尚宫局下设二人,正八品。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