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阏与

阏与

战国韩邑,后属赵。即今山西和顺县。一说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又说在今山西沁县西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伐韩,军于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十一年(前236),“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均即此。

猜你喜欢

  • 图注难经脉诀

    书名。明张世贤图注。世贤,字天成,号静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鉴于《难经》一书文义隐奥,以前各代学者注本中,除诠释文义外,每多附以图形,然皆属个别几幅,故重新为之增绘图表,成《图注八十一难经》八卷,

  • 御羞令

    官名。初属少府。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后属水衡都尉。有两丞。《汉书·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条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御羞,地名也,在蓝田。其土肥沃,多出御物可进者。”东汉省。

  • 高资港

    在今江苏丹徒县西,北通大江。《明史·恭闵帝纪》:建文四年(1402),“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即此。

  • 常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常州置。治晋陵县、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无锡、江阴、宜兴、靖江、武进等市地。属江浙行省。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常州府。

  • 江南东道

    简称江东道。唐十五道之一。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置。治苏州(治今江苏苏州市)。辖润、常、苏、湖、杭、睦、歙、婺、越、台、括、建、福、温、汀、明、衢、泉、漳等州。相当今浙江、福建两省及江苏长江以

  • 太府寺

    官署名。北齐置,掌国库金帛的存贮出纳,兼掌冶铸、染织及宫廷手工业。设卿、少卿为长贰,辖左中右三尚方、左右藏、司染、诸冶东西道、黄藏、细作、左校、甄官等署。隋初沿置,炀帝大业三年(607)分置少府监,掌

  • 镇羌堡

    即今山西大同市西北镇羌堡。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置。《明通鉴》:嘉靖三十年四月,开马市于大同镇羌堡,即此。与拒墙、拒门、助马为“塞外四堡”之一。

  • 滕茂实

    ?—1128宋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字秀颖。政和进士。靖康元年(1126),以工部员外郎假工部侍郎副路允迪出使,为金人拘于代州(今山西代县)。自篆书“宋工部侍郎滕茂实墓”,示以宁死不屈之意。钦宗北迁

  • 古邑名。春秋秦地。在今陕西澄城县南。《左传》文公四年(前623):“晋侯伐秦,围邧、新城。”战国称元里。

  • 昌黎尹

    官名。十六国后燕、北燕京都行政长官。后燕慕容盛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为昌黎郡治,故改昌黎太守置。职掌略同京兆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