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长秋

长秋

见“大长秋”。

猜你喜欢

  • 日本源流考

    书名。清王先谦撰。二十二卷。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王氏依据中国历代史籍有关日本的资料,参考日本史籍记载,以编年体记载日本开国至明治二十六年(1893)的历史,略古详今。认为明治维新“所施唯力

  • 水云村泯稿

    书名。元刘埙撰。二十卷。刘埙,南丰(今属江西)人,字起潜,号水云生。至大中为延平教授。著有《隐居通议》。此稿为其裔孙凝所编。集中所载多反映元初江南社会状况,记钟明亮事较详。通行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

  • 张温

    ①(?—191)东汉末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字伯慎。少有名誉。灵帝中平元年(184),以大司农转司空。次年,拜车骑将军。率破虏将军董卓镇压湟中北宫伯玉等羌、汉人民起义。后历任太尉、卫尉等职,封互乡侯

  • 百揆

    ①官名。传说尧置,百官之长。《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孔安国传:“揆,度也;度百事,总百官,纳舜于此官。”《后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古史考》曰:‘舜居百揆,总领百事。’说者以百揆尧初别

  • 顾广圻

    1770—1839清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字千里,号涧,又号思适居士。少好读书,不事科举。尝从江声游,读惠栋遗书,于经、史、训诂、天算、舆地,无不贯通,尤长校勘、目录之学。同时之孙星衍

  • 伊本·麦哈黑尔

    阿拉伯旅行家。十世纪中期,留居中亚布哈拉萨马尼王朝国王纳昔儿宫廷。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随中国使者东游,曾至中国都城以及西藏、新疆等地。后经印度西归,据其见闻写成游记。原书久佚,其残存部分有德文

  • 乔智明

    ?—313西晋鲜卑前部人,字元达。成都王颖辟为辅国将军。颖击败赵王伦后,表为殄寇将军,隆虑、共二县令。二县爱之,号为“神君”。永安元年(304),东海王越挟惠帝攻邺讨颖时,曾劝颖迎惠帝,为颖所斥。值永

  • 日短至

    即冬至。一年之中,冬至日白昼最短,因名。古时每日分为百刻,冬至时日长四十刻,夜长六十刻。后日渐长,夜渐短。至夏至,日增至六十刻,夜长四十刻。后日又渐短,至冬至而止。又,日出以前二刻半而明,日入以后二刻

  • 象胥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接待少数民族国家的使臣和来宾及通译事宜。

  • 协堂道

    官名。明代河南、浙江二省设,为所在省布政使、按察使两司佐官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的分道之职,以其中一人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