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镇将

镇将

官名。北魏置,为镇的长官。在不设州郡的地区,如西边、北边诸镇,兼统领军民;在设州郡的内地,主要掌军政;兼任驻在州刺史时,则兼理民政。北魏前期多以宗室或鲜卑贵族为之,多兼刺史,亦并持节、都督邻近州镇,地位高于刺史,孝文帝改制以后,地位渐低。其下设副将、监军及长史、司马等僚佐。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其品阶。北齐复置。隋以后仅于边防处置镇,以其捍卫防守,总判镇事,地位较前更为下降。隋、唐镇皆分三等,隋上镇将为正六品下,中镇将正七品上,下镇将正七品下。

猜你喜欢

  • 内田良平

    1874—1937日本福冈市人,别号硬石。1894年在朝鲜组织天佑侠。清光绪二十四年(1900)结识孙中山,曾参与惠州起义。二十七年组成黑龙会。三十一年协助创立同盟会。但一直坚持侵华立场。1931年组

  • 蚕桑萃编

    书名。清卫杰撰。杰,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在保定蚕桑局任职期间撰写此书。十三卷。是一部较全面地总结概括蚕桑农政的农业参考书。包括:(一)“稽古”(历代诏制类、历代劝课类);(二)“桑政”(辨土类、辨

  • 色役

    唐时不同身分之人负担各种不同种类的役,谓之色役。常见色役有三四十种。一类是对人民的剥削,包括白直、执衣、士力、仗身、防阁、庶仆、丁匠、门夫等;另一类是文武散官、勋官及品官子弟升官的阶梯,每年按期到都省

  • 湖南道宣慰司

    元代湖广行省所辖。置司于天临路(治今湖南长沙),分管天临、衡州(治今湖南衡阳)、道州(治今湖南道县)、永州(治今湖南零陵)、郴州、全州、宝庆(治今湖南邵阳)、武冈、桂阳等九路,茶陵、常宁、耒阳三州,辖

  • 司矟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矟下士以佐之。隋开皇元年(581)罢。

  • 传信牌

    宋军令牌。真宗时设传信牌,临阵时用以传令、通信。以漆木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前后刻字,分为两半,分别保管。主将传令时,书纸插入木牌槽中,合契后,复书亦纳牌中回报。

  • 关学

    理学的一派。北宋张载创于陕西关中地区,故名。代表人物还有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等。对王安石变法取消极态度,与旧党观点接近,与洛学学者来往较密。主张“学贵有用”,重视研究井田、宗法、封建、军事,崇尚三代

  • 闵煦

    1507—1580明河间任丘(今属河北)人,字和卿,号水东。嘉靖进士。历任开封府推官、翰林院编修,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嘉靖二十九年(1560)官至刑部尚书。不久致仕归。卒于家。

  • 方逢年

    ?—1646明末浙江遂安(今淳安)人,字书田,号狮峦。天启进士。天启四年(1624)以编修主持湖广乡试,因策题忤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初复职,崇祯十年(1637)擢礼部侍郎,受命重修光宗、熹宗实录,充副

  • 正参军

    官名。晋制,诸公府置诸曹参军,又有正参军、行参军、兼行参军及长兼行参军等员。除拜者为正参军。诸府参军皆七品。南朝齐时,局曹以上十二曹,署正参军各一人。梁、陈、北魏、北齐沿袭,均有正、行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