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锡金识小录

锡金识小录

书名。清黄印撰。十二卷。作者为乾隆间人,搜辑无锡、金匮一地的遗闻佚事,分备参、旧迹、司牧、综考、补传、稽逸、科名、高年、存疑、前鉴、纪异、语隽、杂言等门,以补方志所未备。其中关于田粮、民役、物价、风俗的记载和明代及清代前期地方人士的事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剑川石宝山石窟

    亦称石钟山石窟、石宝山石窟等。南诏、大理国佛教艺术遗产。在云南剑川县城西南10余公里的石钟山,共由十六处石窟及摩崖造像组成。始造于南诏,盛于大理,晚到明代。石窟以佛教题材为主,造像深受汉、藏文化影响,

  • 慈禧传信录

    书名。近人费行简撰。三卷。作者曾从阎敬铭、王闿运、丁宝桢等多年,以后又识清宗室载椿及满人恩佑、恭寿等,复于黑龙江得识流放宦官马进喜,从以上诸人得闻慈禧故事,撰成是书。凡十七章。有1926年上海中原书局

  • 额尔克和卓

    即“额色尹”。

  • 亭啬夫

    官名。战国秦置。县府属官。掌亭务。《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其它冗吏、令史掾计者,及都仓、库、因、亭啬夫坐其离官属于乡者,如令、丞。”

  • 公明仪

    战国时鲁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曾子学生,一说子张学生。赞颂“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孟子·滕文公上》)。认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滕文公下》)。

  • 吕梁城

    古城名。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废黄河北岸吕梁集,即汉吕县故城。《魏书·地形志》吕县有吕梁城。《元和郡县志》:“城临泗水(今废黄河),高一百四十尺,周回十七里。”南北朝时为戍守要地。梁太清元年(547)武州

  • 格登山纪功碑

    即“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清碑刻。在今新疆昭苏西南50公里松拜河东岸。“格登”,蒙古语意为“高起的后脑骨”。乾隆二十年(1755)夏,清军大破准噶尔达瓦齐叛军于此。达瓦齐逃至乌什,旋被擒获,乱平

  • 防御州

    唐制为防御使兼任刺史之州,次于节度州,高于团练州与刺史州。宋代指以防御使为长官之州。为六等州之第四等,位观察州下,团练州上。防御使不赴任者,以他官判、知。属官有防御推官等,又有防御副使,专授贬降官。辽

  • 封德彝

    568—627唐初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名伦,以字行。仕隋,为内史舍人。谄附虞世基,败坏政事。后宇文化及杀炀帝,署为内史令。化及败,降唐,任内史侍郎。请高祖出兵平王世充,击突厥。武德三年(620)

  • 辕固生

    即“辕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