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书名。北宋王惟一著。三卷,附《穴腧都数》一卷。刊于天圣四年(1026)。上卷首载仰伏人尺寸图,十二经脉及任脉图等,并按手、足阴阳十二脉等记述了经脉循行、主病及所在经穴位置;中卷载针灸避忌太乙图,并按头、面、肩、颈的顺次及经穴的排列详论经穴的部位、主治、针法及宜忌等;下卷载十二经气血多少及井、荣、俞、经、合穴名,并按手、足、阴、阳十二经脉顺序论其四肢各部穴位、主治、针法。而附卷《穴腧都数》之内容则分别记以头、面、颈、项、背、肩、胸、腋、腹、肋及手足十二经穴,在四肢的经穴部穴及“修明堂诀式”(即周身骨度尺寸)、“五脏六腑,大小形状”等,文字扼要,具有全书经穴索引性质。现存明正统八年(1443)重刊此书后的复刻本数种。该书总结了北宋以前针灸腧穴的主要成就,为针灸学者所推崇。

猜你喜欢

  • 河洛行年记

    书名。一作《行在河洛记》、《刘氏行年记》。唐刘仁轨撰。二十卷,一作十卷。记述隋末李密和王世充事。末两卷记载隋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的宫殿池苑状况。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 黄屋

    皇帝乘舆的特殊装饰。与左纛并用,称黄屋左纛。《汉书·高帝纪》:“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颜师古注引李斐曰:“天子车以黄缯为盖里。”据《后汉书·舆服志》:乘舆、金根、安车、立车,“羽盖华蚤”。徐广注曰

  • 典舆

    女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司舆之佐。协掌舆辇之事。唐、宋、金、明历朝沿置。明永乐后其职尽归于宦官。参见“二十四典”。

  • 公非

    非或作飞。周先公。毁隃之子。又作公非辟方,皇甫谧说:“公非字辟方也。”(《史记·周本纪》司马贞索隐)。

  • 六爵

    太平天国爵位。前期有燕、豫、侯三爵,后期增设义、安、福三爵,构成六等爵。排列次序为义、安、福、燕、豫、侯,其上各加一“天”字,又别冠一字以为号,以资区别,如亲天义、凝天安、应天福等。六爵初设时,爵位仅

  • 枞阳县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置。治今安徽枞阳县。属庐江郡。东汉废。南朝梁复置,为枞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废。1954年湖东县移治枞阳镇,次年改为枞阳县,即今县。

  • 易棠

    ?—1863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召甘。道光进士。初任刑部主事,累迁员外郎、郎中。道光二十八年(1848)任广州知府。次年任督粮道。曾杀害英德县农民起义领导人邓亚保、刘亚才。咸丰元年(1851)起

  • 贺循

    260—319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彦先。父邵为孙皓所杀,因流徙边郡。吴亡,还郡。博览群书,尤精礼传,为世儒宗,有知人之鉴。西晋初,举秀才,历阳羡、武康令,为政以宽惠为本,陆机荐补太子舍人。曾

  • 赵志皋

    ?—1601明浙江兰溪人,字汝迈,号瀔阳。隆庆进士。万历初任侍读,忤张居正谪官。居正死,复职。十九年(1591)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次年任首辅,后去职。二十二年再任首辅。屡上疏请立国本、罢

  • 越南条款

    即“中法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