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铁刃铜钺

铁刃铜钺

习惯上指以陨铁为刃的铜钺。1972年河北藁城商代遗址、1977年北京平谷商代墓葬各出土一件,陨铁刃曾经锻打加工。是中国古代金属复合材料的早期工艺形式,也是对陨铁最早的有效利用。优点是刃部坚利,身部坚韧。

猜你喜欢

  • 公西华

    前509—?春秋末鲁国人,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赤。孔子学生。长于祭祀之仪、宾客之礼。曾受孔子派遣,到齐国进行活动。

  • 文华殿大学士

    官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掌辅导太子,秩正五品。建文帝时,改称文华殿学士。永乐初复置,并简入内阁参预机要。洪熙、宣德以后,阁权渐重,掌批答章奏,草拟诏令,事实上行使宰相职权。但因品阶低,故常以

  • 补丁

    清代人丁编审术语。即将新长成人丁抵补老故人丁。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政府颁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措施,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今后派征丁银的常额人丁数,新增人丁不再征收丁银。为防止常额人

  • 四友

    ①亦称四臣、四邻。相传周文王以臣闳夭、太公望、南宫适、散宜生四人为四友。②新莽始建国三年(11)置。王莽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以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

  • 杯柈舞

    两晋时舞蹈之一。“柈”,即盘。源出两汉之盘舞。西晋初,舞者于七个盘上各添一小杯,以增加险难度,故名。舞时有歌相伴,歌词以“晋世宁”开头,赞颂晋室一统全国康乐太平之丰功,故又称《晋世宁舞》。南朝宋、齐时

  • 宋献策

    明河南永城人。原为卜者。崇祯十四年(1641)由牛金星荐,投入李自成农民军,献“十八子主神器”谶言。身材矮小,军中呼为“宋矮子”或“宋孩儿”。十七年任军师。李自成死后为清军所俘,乃降。一说遭杀害。

  • 豉匠

    吏职名。豉即豆豉。唐光禄寺掌酝署置十二人,掌酱醋醯醢之事。

  • 内三院学士

    官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五月置,为内三院次官,内国史院、内弘文院各二人,内秘书院一人,佐各院大学士掌本院事。入关后人数屡有增减。顺治八年(1651)定其品秩视各部侍郎。康熙九年(1670),内

  • 右常侍

    官名。(1)十六国西秦乞伏炽磐置,为高级执政官。《晋书·乞伏炽磐载记》:“罢尚书令、仆射、尚书、六卿、侍中、散骑常侍、黄门郎官,置中左右常侍、侍郎各三人。”(2)王、公国属官。两晋、南朝及北魏置,掌侍

  • 曹圣臣

    1615—1689明末清初安徽歙县人,原名孺昌,字昌言,号素功。年青时即喜墨、制墨,入清后曾应科举为贡生,未入仕途,归家设肆制墨。所制之墨适于实用。经常应市者为“紫玉光”、“天琛”等十八种,前者屡充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