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金鼓

金鼓

①作战指挥工具。鸣金为退兵号令,击鼓为进攻号令。金指青铜制的铙、铎、钟、錞于等。《周礼·地官·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尉缭子·制谈》:“金鼓所指,则百人尽斗。”《吕氏春秋·不二》:“有金鼓,所以一耳。”高诱注:“金,钟也。击金则退,击鼓则进。”②即钲,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拟金鼓,吹鸣籁。”颜师古注:“金鼓,谓钲也。”王先谦补注:“钲,铙也,其形似鼓,故名金鼓。”

猜你喜欢

  • 宣王中兴

    周厉王好利,听信荣夷公之言,对民实行专利,垄断山泽物产,聚敛人民之财,被国人逐奔于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其子名静,藏于召穆公家,召公以自己之子代替而得以生存。厉王流死于彘后,召公与诸大臣共立静为王,是

  • 提刑按察使

    即“按察使”。

  • 本明和尚

    即“心诚和尚”。

  • 陈侯午敦

    战国时齐国青铜器。作器者陈侯午,即田齐桓公午。包括两件同铭敦,器形相异,一件以三环为足,以两环为耳,盖亦有三环,铭在器上。一件仅有器,以三蹲兽为足,以上部作兽首形的两环为耳。铭文八行三十六字,记明该器

  • 凌駉

    1603—1645明末清初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龙翰。明崇祯进士,授兵部主事。崇祯十七年(1644)在临清纠合乡勇,擒杀大顺政权地方官。南明弘光朝立,上疏建议与清通好,合兵镇压大顺军。旋清兵破山东

  • 子恶

    即“郤宛”。

  • 园丞

    官名。西汉置,属太常,掌守陵园。东汉沿置,员一人,秩三百石。南朝宋华林园丞亦省称园丞。唐太子家令寺典仓署置二人,掌园圃种植之事。

  • 苇税

    即苇捐。清代杂税之一。奉天东边外苇税,向按五则征收实物。上则、中上则系大苇,亩征二十束,束值百文。中则以下系小苇,亩征三十余束,束值二十文。光绪十三年(1887)奏准,酌收苇捐,值十抽一,大苇百束收东

  • 紫宸殿学士

    官名。北宋庆历七年(1047),避真宗谥号,改文明殿学士置。八年,丁度罢参知政事,遂加此职。旋以御史言紫宸不可为官称,改为观文殿学士。

  • 汪景祺《西征随笔》案

    清雍正朝文字狱。汪景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举人,雍正二年(1724)初往西安佐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幕。所作《读书堂西征随笔》,中有《功臣不可为》一文,系献年羹尧者。次年,年羹尧得罪,在抄检其杭州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