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里椉

里椉

书名。亦名《兰苕馆外史》。清许奉恩撰。十卷。许氏自幼喜观演剧,爱听老辈丛谈。道光二十三年(1843)起,将耳闻目见之奇谈佚事笔记之,三十余年,岁有所增,同治十三年(1874)集为此编。所记多有关清代官场民风,掺杂鬼神、报应说,寓以封建伦理惩恶劝善之意。其中《粤寇倡乱之始》、《记粤寇渠魁事迹》、《石达开》等记太平军史事数篇,尚有史料价值。又有节录他人著作数篇,如《节录土司婚礼记》、《撷录海上记略》等,以及所记清代名人轶事,皆可备读史参考。有光绪五年(1879)刊本。

猜你喜欢

  • 小礼部上士

    官名。北周置。保定四年(564)五月丁亥,改春官府大司礼为礼部,置为次官,省称小礼部。正三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 显大夫

    战国秦国泛指名显于王及年俸六百石以上的高级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宦者显大夫’?宦及智(知)于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为‘显大夫’。”

  • 尽心知性

    孟子用语。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性指人的本性,即仁、义、理、智。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包含着仁、义、理、智的萌芽。发挥这些萌芽,就可以了解人的本性,而人性是天赋的,知性

  • 石鉴

    ①(?—294)西晋乐陵厌次(今山东阳信东南)人,字林伯。出自寒素。仕三国魏,历尚书郎,官至御史中丞,迁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入晋封堂阳子。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坐论功虚伪免官。起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

  • 诛妖檄文

    太平天国印书。洪仁玕撰。一卷。载檄文二篇。第一篇为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清咸丰十一年,1861)值咸丰帝之丧,拟出师讨伐而号召天下军民官绅士庶人等共起灭“妖胡”。第二篇劝谕清官兵人等弃暗投明,共出迷途,

  • 左丞

    官名。(1)东汉太官令佐贰官,掌供宫廷饮食。(2)即“尚书左丞”。(3)即“中书左丞”。(4)见“右丞(3)”。(5)清末新设各部之职官。外务部承政厅及民政部、巡警部、度支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

  • 二体石经

    即“北宋石经”。

  • 药木忽儿

    即“玉木忽儿”。

  • 邵续

    ?—321晋魏郡安阳(今河南安阳南)人,字嗣祖。博览经史,初为成都王颖参军,后属兖州刺史苟晞,除沁水令。永嘉之乱还乡,聚众东走乐陵(治今山东惠民东北),大司马王浚以为乐陵太守,流散多归附。石勒破浚,以

  • 任固

    战国时人。事秦昭王。秦昭王二十三年(前284),燕将乐毅率五国之师伐齐,齐湣王为淖齿所杀。后秦国欲与齐国联合,他奉命使齐。见《战国策·齐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