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郾城之战

郾城之战

宋金战争重要战役之一。南宋绍兴十年(1140),完颜宗弼(兀术)南下,大败于顺昌,退守河南。岳飞率师北进,克复河南大部分州县,进逼开封(今属河南),并遣梁兴等渡河,组织义军,扰敌后方。七月,宗弼闻岳飞的轻骑驻郾城(今属河南),率大军反扑,岳飞率背嵬、游奕等军激战,以少击众,大破金军。

猜你喜欢

  • 都令小歹青

    ?—1624又称岱青都楞。明代蒙古也密力台吉之孙。敖汉部之祖。驻牧地在辽东义州边外,与明通贡。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曾与土蛮、卜言台周、炒花等屡侵明辽东诸边。天启四年(1624)赴白塔峪(今辽宁葫芦

  • 湔水

    《汉书·地理志》蜀郡绵虒(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今泸州市)入江。”据《水经·江水注》,上游出玉垒山后即注入岷江,当指今汶川、都江堰市间岷江某一支流(可能是白沙河);

  • 乞活

    意即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西晋末,中原战乱,北方流民集体流徙求食之队伍称乞活。东嬴公司马腾自晋阳镇邺,因并州饥荒,遂率并州将田甄、田兰、任祉、祁济、李恽、薄盛及其部众万余人至邺城,并遣送就食于冀州,号为

  • 虎方

    古代方国(见于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曾南征虎方,参加战事的有望乘和舆等,《甲骨缀合编》第八片:“贞:命望乘眔(及)舆��(屠)虎方,十一月。”周初金文《中方鼎》有“惟王命南宫

  • 明公

    官名俗称。东汉及魏晋时常称宰辅及地方州牧为明公。

  • 福建司

    即“福建清吏司”。

  • 上禄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西和县东南。属武都郡。后废。西晋太康三年(282)复置。东晋孝武帝后又废。隋大业三年(607)改仓泉县为上禄县。治今甘肃礼县南。为汉阳郡治。唐宝应元年(762)地入吐蕃后废。

  • 阮逸

    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字天隐。天圣进士,调镇江军节度推官。景祐二年(1035),以郑向荐,上所撰《乐论》并律管,与胡瑗等校定钟律。康定元年(1040)为太子中允,上《钟律制议》等。庆历三年(10

  • 风曲(麯)

    曲(麯)古代酒曲品种之一。 宋朱肱《北山酒经》将其所知的十三种酒曲,依制法不同分为罨曲、风曲、䤖曲三类。“瑶泉曲、金波曲、滑台曲、豆花曲,已上风曲”。其制法的主要特点是用树

  • 太子平

    ?—前314战国时燕王哙太子。名平。哙晚年将君位禅让相国子之。子之称王三年,他联合将军市被起兵反叛,构难数月,死数万人,他为子之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