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都官司

都官司

官署名。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详“都官①”。

猜你喜欢

  • 短使

    宋代铨选制的一项规定。三班使臣常程差遣时间为三个月或一个月的,称短使。短使不作正式差遣。使臣有过犯者,仅授短使,立功后方免。

  • 围魏救赵

    即“桂陵之战”。

  • 安阳宋代炼铁炉

    宋代炼铁竖炉。一座。高约4米,直径2.5米,有一定的炉身角和炉腹角。筑于断崖上,上层平台积存大量矿粉和炭屑,下层平台四周有许多炉渣。1976年河南安阳铧炉村发现。

  • 张问

    1013—1087北宋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昌言。举进士,康定二年(1041)又举茂才异等科。通判大名府,有政声。擢提点河北刑狱,徙江东、淮南转运使。熙宁元年(1068)自河北转运使知澶州,入拜度支

  • 劫余小记

    余(餘)书名。清臧谷著。抄本。记作者在咸丰三年(1853)至八年间太平军三次攻克扬州时的见闻,对太平军初入扬州的政策制度记载颇详。收入《太平天国资料》。

  • 傣勐

    傣语音译,亦自称曼竜,意为土著傣家人。先为云南西双版纳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称为“波海咪纳”,意即地之父、田之母,从事代耕“公田”。解放前,在该地傣族封建领主制下,成为劳役地租的主要承担者,包括兴修农田

  • 席益

    宋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大光。绍兴元年(1131),以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寻知杭州,徙衢州。三年二月,自工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后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制置大使。五年改知

  • 庐人

    官名。周代置。掌戈矛殳类长兵器制造。《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为庐器。戈秘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

  • 初学记

    类书名。唐徐坚等撰。三十卷。原为便于玄宗诸皇子缀文检事,故名。开元十五年(727),由集贤院学士徐坚与韦述等分门编撰而成。分二十三部,三百十三子目,六十多万字。全书摘录六经诸子百家之言、历代诗赋及唐初

  • 金俊明

    1602—1675明末清初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九章,一字孝章,号耿庵,自称不寐道人。少从父宦游宁夏,驰骑游猎,任侠自命。归里后始折节读书,补县学生,入复社,才名甚著。清军南下后,隐居市廛,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