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郭桓案

郭桓案

明初严惩贪吏的案件。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疑北平(今北京)布政、按察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等通同作弊,吞盗官粮。下令审刑司拷讯,杀郭桓等,并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全部处死,追赃至七百万石之多。受此案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达数万人,民中产以上之家多破产。为平息众怨,朱元璋乃手诏公布郭桓等罪状,并以生奸扰民罪论右审刑吴庸等极刑。

猜你喜欢

  • 太常博士

    官名。秦代置博士,参议朝政及礼仪制度,并备咨询顾问,名义上隶于太常。西汉沿置,中期以后,分掌经学传授。魏、晋以后,以国子博士、太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别置太常博士,掌引导乘舆,拟议王公以下谥号,参议礼仪

  • 董卜韩胡宣慰司

    土司名。又名穆坪董卜韩胡宣慰使司,简称“穆坪土司”。治今四川宝兴县城关镇。明初,南葛随平蛮将军丁玉征讨有功,授董卜韩胡都指挥职。正统七年(1442),其子克罗俄坚粲求封王,授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掌宣

  • 明心见性

    佛教禅宗的修习途径和目标。认为人心常为“妄念”覆盖而使佛性不显,若能驱散“妄念”明悟“本心”,即可显见佛性,故称“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坛经·般若品》)。后被陆九渊、王守仁等袭用,认为“心” 、“性

  • 公用本

    清代升平署剧本名称。时宫中演戏,均于后台陈放公用本,以供各角色公阅。为白纸抄写,装订成册,封面标写剧名,戏词中切有谱板。

  • 六科汉给事中题名录

    书名。清戴璐等编。一卷。为清初至光绪朝吏、户、礼、兵、刑、工各科汉掌印给事中、给事中姓名录。戴氏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初编,道光四年(1824)王家相重辑,光绪三年(1877)佚名续辑,十二年刘恩

  • 鮀浦镇

    在今广东汕头市西北鮀浦。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犯鮀浦,即此。

  • 聂昌

    1078—1126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原名山,字贲远。太学上舍释褐。历任右司员外郎、湖南转运使、太府卿、户部侍郎等职。以忤王黼,罢知德安府,复为乡人所讼,安置衡州(今湖南衡阳)。钦宗即位,任户

  • 朝野新谭

    书名。亦名《民国野史》。姜泣群编。四册。记述辛亥前后轶事,不少篇目涉及辛亥革命党人活动和史事。1914年光华编译社出版。

  • 溧洲

    地名。一名烈州(《太平御览》引《丹阳记》),又作洌洲(《晋书·刘牢之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因洲上有山,其形似栗,故名。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武陵王骏讨太子劭,军于溧洲,即此。

  • 岷州卫

    明洪武四年(1371)置岷州千户所,十一年升为卫。治今甘肃岷县。属陕西都司。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宕昌、舟曲等县地。清雍正八年(1730)改置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