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郑浑

郑浑

三国时河南开封(今开封西南)人,字文公。汉名儒郑兴之后。避乱渡江,投豫章太守华歆。曹操召为掾,迁下蔡长、邵陵令,劝农养生,民所育子女多以郑为字。迁左冯翊,与夏侯渊平梁兴等之乱。拜京兆尹,制移居之法,民乃安于农。魏文帝时为侍御史、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太守,郡患水涝,乃率吏民兴陂开田,人称“郑陂”。转山阳、魏郡太守,劝树榆植果,民得财足用饶。明帝时拜将作大匠,卒于官。

猜你喜欢

  • 沙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置。治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属武昌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改属巴陵郡,孝建元年(454)改属江夏郡。梁承圣三年(554)为沙州治。寻废。陈初复置。属上巂郡。隋开皇元年(581)

  • 山海经笺疏

    书名。清郝懿行撰。十八卷,别附《图赞》一卷,《订讹》一卷。卷首有阮元序,卷末有《叙录》、《目录》及自序。《山海经》以历时久远,编简失次,字讹句脱,向称难读。懿行采清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毕沅《山海经新

  • 雁门之围

    隋大业十一年(615)八月,炀帝北巡,突厥始毕可汗谋袭之,隋义成公主遣使告变。炀帝至雁门(今山西代县),始毕可汗率骑兵数十万围城。隋军频战不利,宇文述劝炀帝以精兵破围而出,苏威、樊子盖等固谏,隋军乃守

  • 阳城山

    亦名马岭山。在河南登封市东北,为嵩山东支。《汉书·地理志》颍川郡阳城县:“阳城山,洧水所出”。《水经·洧水注》:洧水“亦言出颍川阳城山,山在阳城县之东北,盖马岭之统目焉”。《资治通鉴》:东晋元帝建武元

  • 忠孝军

    军种之一。金宣宗时,由回鹘、乃满(即乃蛮)、羌人、吐谷浑和中原地区曾被蒙古俘虏逃回的汉人组成,以善骑射为条件。人有两马或三马,粮饷高于其他军队三倍,作战时充先锋。

  • 扎拉克

    即“察拉克”。

  • 并州都督府

    唐都督府之一。武德元年(618)于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营)置总管府,三年罢,四年复,七年改为大都督府。贞观八年(634)督并、汾、箕(先天元年〔712〕改为仪州)、岚四州。长寿元年(692)改为

  • 王僧虔

    426—485南朝齐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导之后。王昙首子。起家秘书郎。后官御史中丞、会稽太守,以不肯曲意于倖臣阮佃夫,坐免官,寻迁侍中。宋明帝时,出为湘州刺史,曾上表割益阳、罗、湘西三县缘江

  • 私奴婢

    即私奴。私人占有的奴婢,男性为奴,女性为婢。秦代数量较少,汉代日益增多。上自皇帝、贵戚、官僚,下至地主、商人都蓄有私奴婢,其数量多以千计。来源主要为买卖和赏赐两种。买卖又分自卖和略卖。自卖者大多为破产

  • 共工氏

    即“共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