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通判

通判

官名。又称半刺,俗称倅。宋乾德元年(963),初置于湖南诸州。二年,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又置于各藩镇,皆以朝臣充任。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之意,故名。其后遂为定员。州郡之政皆需通判与长吏签议连署方许行下,且所部官吏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上闻,即握有监察官吏之实权,故又号称监州。南宋亦置,平时为州、府副长官,战时则专任钱粮之责。元不置。明于地方各府置,为府之副职,位于知府、同知之下,正六品。无常职,无定员。与同知分掌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清沿明制,设于各府,亦正六品。与府同知分掌粮盐、督捕、河工、水利、职事修废、清军、理事诸务。京府通判例以通政使司经历、知事、京县知县、外府通判等升任,外府通判例以詹事府汉主簿、兵马司副指挥、京县县丞、知县、布政司经历等升任。又,清之直隶厅亦有以通判为行政长官者,其名有理事通判、抚民通判等。其制同直隶州知州及知府,直隶于布政司。另设有专管河道之通判及海防通判。因通判之职类似汉之别驾从事史,故又别称别驾。又以在府之位列知府、同知之下,又别称三府。

猜你喜欢

  • 黄瓜堆

    地名。又作黄花堆。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北。《北齐书·文宣帝纪》:天保五年(554),柔然侵肆州,“帝自晋阳讨之,至恒州黄瓜堆”;《资治通鉴》唐元和四年(809),沙陀酋长朱邪执宜“始保神武川之黄花堆”,皆

  • 王道

    儒家的政治主张。指以“仁义”治天下,与“霸道”相对。《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提出施行王道的要点是:“以德行仁”,“制民之产”,“不违农时”,“省刑罚,薄税敛”,“尊贤使能

  • 文献征存录

    征(徵)书名。清钱林辑,王藻编。十卷。钱林从嘉庆年间入翰林院起,二十余年间,于当代名流事迹搜讨极勤,积有稿本十一册。卒后,为其门生王藻所得,遂于咸丰年间编定刊行。此编叙清季学者孙奇逢、万斯同、顾炎武、

  • 史馆学士

    官名。辽国史院置。其下有修撰、修国史官,负责编写国史。非常职,无品秩。

  • 玛讷撒尔达聂

    ?—1670葡萄牙人。外交官。清康熙初奉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之命使华。康熙九年(1670)由广州进京,清廷从优报赏。旋归国,途中病卒于山阳(今淮安)。

  • 刘岳

    十六国时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人。匈奴族。刘曜从弟。初任大将军。封广平王,迁征东大将军,镇洛阳。入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进封中山王。前赵光初八年(325),击斩后赵将石他。寻围石生于金墉(今河南洛阳东

  • 将作监

    ①官名。北魏将作大匠属官。《魏书·屈垣传》:“迁将作监,统京师诸署。”隋、唐为将作大监的省称。宋代置为将作监长官。初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从四品。辽亦为将作监长官。②官署名。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 左右伯

    官名。即左伯、右伯。春秋时齐国置。司空属官,掌治道路。《管子·轻重戊》:“(齐桓公)令谓左右伯沐涂树之枝。”《管子集校》引张佩纶云:“《周礼》‘宫伯’注:‘伯,长也。’《国语》‘司空视涂’韦注:‘司空

  • 即“帝辛”。

  • 王国三令

    官名合称。南朝宋、梁称王府所置典祠令、学官令、典卫令。梁时品位自流外五班至三班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