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越窑

越窑

唐、五代、北宋初著名瓷窑。以今浙江上虞、余姚、慈溪所产为代表。绍兴、诸暨、鄞县、奉化、临海、黄岩等也都烧造越窑青瓷。唐代已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之誉。唐人陆羽《茶经》评价青瓷茶盏,置越窑于第一。五代时,一部分产区为钱氏吴越国宫廷垄断,成为中国最早的官窑,其典型产品为秘色器。其釉偏于黄色,或青中闪黄,称艾色。追求玉的质感。五代晚期至北宋,釉色趋于湖绿色。唐代以素面为主,有少量堆贴及划花图案;五代堆贴及刻划花仍不占主要地位,出现釉下褐色彩绘;北宋初则有丰富的刻划花图案,纹饰取材于唐代金银器。多见“太平戊寅”(太平兴国三年)款的碗类器物。产品远销海外,印度、伊朗、埃及、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均有发现。北宋中期以后衰落。

猜你喜欢

  • 赐绯

    舆服制度。皇帝颁赐绯色官服。唐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或沿用此制,品级不尽相同。

  • 公哲哀

    晢或作析,哀或作克。春秋末齐国人,名哀,字季次。孔子学生。家境贫寒,“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史记·游侠列传》)。孔子说:“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均田图

    即均定两税方案文件。五代后周世宗依据唐元稹“均田状”制定。元稹在同州刺史任上,看到不少农民田地被水冲成沙碛地,但仍按原来地亩纳税,而豪富之家却“广占阡陌,十分田地,才税二三”。元稹总计州内土地,除去逃

  • 守龟

    官名。春秋时鲁、晋、楚等国置,掌龟卜占问。

  • 秦出公

    ①(前708—前698)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703—前698年在位。一称出子。名失传,秦宪公之子,宪公有三子,长即武公,次即德公,为同母兄弟,鲁姬生出子。宪公死后,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即武

  • 压冬

    ①明代海上商人经商吕宋(今菲律宾),因商事未完或风涛所阻,留驻过冬者,俗谓压冬。②漕运船只因故守冻而不得回归者,俗亦谓压冬。

  • 多忠勇公勤劳录

    书名。清雷正绾纂辑、刘宝国编次。四卷。按年逐月记清将多隆阿与太平天国、回民起义军等作战事迹。起咸丰三年(1853)以黑龙江骑兵参领随僧格林沁防堵太平军北伐,迄同治三年(1864)被农民军蓝朝柱部击死。

  • 百揆

    ①官名。传说尧置,百官之长。《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孔安国传:“揆,度也;度百事,总百官,纳舜于此官。”《后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古史考》曰:‘舜居百揆,总领百事。’说者以百揆尧初别

  • 景昭法师碑

    今存江苏句容茅山。唐贞元三年(787)刻。陆长源撰,窦臮书并篆额。楷书二十五行,行五十六字。此碑书法虽不特异,但终非俗工。传世旧拓只损数字,今残损者三十余字。

  • 群牧使

    见“群牧司”。